据新华社报道,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宣布:第四阶段海上封锁即刻生效,任何开往以色列的船只,无论挂哪国旗,一律列为打击目标。
船东们刚把这条通告读完,红海航线上的卫星电话就响成一片。过去十八个月里,他们习惯了把中国旗当护身符:三个月内,打着五星红旗过曼德海峡的外籍散货船翻了四倍,而真正的中资船不到两成。
红海(资料图)
胡塞曾口头承诺“中俄船只不碰”,于是希腊、瑞士、甚至以色列船东纷纷把船籍改到香港或上海,甲板旗杆换上崭新的红旗,船员连夜学几句普通话,以为就拿到了免死金牌。这一招曾在2024年帮全球航运省下约17亿美元的绕航费,也让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急得直跳脚——通行费收入一度缩水三成。
27日夜里,规则变了。胡塞发言人在萨那电视台的直播里只说了两句话:第一句,“名单不再分国籍”;第二句,“挂旗伪装属于欺骗,一并处理”。话音落地,英国海事贸易组织收到至少六条紧急呼叫,三艘正北上的集装箱船紧急掉头,两艘在吉布提锚地抛锚,一艘干脆改挂巴拿马旗,却发现通告里早就写明“旗子不管用,看的是船东合同”。
航运数据公司Vortexa统计,28日凌晨,红海可追踪油轮数量比前一晚骤降42%,航运实时报价平台Xeneta把远东—地中海的集装箱即期价一口气抬了32%——数字背后,是全球超市货架和汽车厂线在倒计时空仓时间。
为什么突然翻脸?直接导火索是七天前以色列那次“打完就跑”的突袭:21日夜,以军三艘隐身护卫舰潜入也门近海,导弹砸向荷台达港的燃料库和雷达站,空袭持续17分钟,留下12米高的火柱和一片焦土,胡塞的反击火力连敌舰影子都没摸着。两天后,胡塞政治局在萨那开会,决定把海上封锁从“政治象征”升级为“经济绞索”,用他们的话说,“既然以色列想饿死加沙,那就先让以色列体会断粮”。
北京7月9日曾在安理会公开呼吁胡塞停手,话音犹在,却换来“无差别打击”,社交媒体上瞬间炸锅。可在中文评论区,高赞回答不是愤怒,而是“早该如此”。原因很简单:过去半年,挂着红旗的“李鬼船”实在太多——有船只在AIS系统里报“目的地上海”,结果在阿什杜德港卸下一整船以色列柑橘;还有欧洲散货船在香港注册空壳公司,连办公室都没有,只为租一面旗。
红海(资料图)
中国船级社内部通报显示,今年二季度冒名使用中国旗的船舶高达87艘,其中34艘在红海被查到实际船东与以色列港口签有长期装卸协议。胡塞武装把这些截图贴在通告里,配文:“再信旗子,就是侮辱智商。”
对胡塞来说,升级封锁也是一次成本极低的“政治投资”。他们用伊朗提供的反舰导弹和自产无人机,把全球最繁忙的航道变成谈判筹码:一颗造价不到三万美元的无人机,就能逼停一艘价值上亿美元的货轮,而美军护航舰发射的标准-2导弹单价超过四百万美元——这种“以小换大”的账,德黑兰在幕后算得门儿清。美国第五舰队发言人承认,自今年初“繁荣卫士”护航行动启动以来,联军已拦截胡塞无人机和导弹超过180枚,但“他们发射的频率越来越高,路线越来越刁”。
眼下,全球供应链正被迫做选择题:绕行好望角,单趟多走六千海里,燃油账单多出80万美元;继续走红海,就得接受随时可能响起的战斗警报。伦敦保险市场已经把红海战争险费率提到1.5%,是去年同期的五倍。
更微妙的是,胡塞在通告里留了一条细缝:只要船公司公开声明“终止与以色列港口合作”,并提供卫星轨迹证明,就可申请移出黑名单。这等于把皮球踢给各大航运巨头——是继续服务以色列市场,还是保全年终财报?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的高管们连夜召开电话会,没人敢先开口。
北京这边,官方回应依旧简短:外交部28日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重申“呼吁保障各国船只在红海的航行安全”,没有点名批评胡塞,也没提任何报复措施。圈内人解读:话里藏着的意思是“规矩已讲明,接下来看市场自己消化”。
红海(资料图)
毕竟,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早就把主要航线改道好望角,旗下船舶AIS轨迹显示,7月最后一周没有一艘COSCO船穿越曼德海峡;真正会被困在火线里的,是那些在避税港注册、专跑短线的小船东。
夜色下的红海现在静得吓人。AIS实时图上,往日密密麻麻的绿点一夜之间稀疏成几条虚线。胡塞的无人机像往常一样起飞盘旋,但这一次,它们不再寻找旗帜,而是盯着每一艘船的卫星轨迹——那里写着货物的起点和终点,也写着这场封锁到底能不能勒住以色列的脖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