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不得不说最近这些天的AI热度实在是太大了,一会儿是英伟达和OpenAI的各种合作,一会儿又是寒武纪不断新高。
作为一个财经博主+资深投资者,我说实话,最近这波资本热潮有一大半都是集中在AI领域,这确实是一种现象级的情况,很多年都没见到过这种场景。
老股民们也是懵了,传统赛道根本没啥动静,高估值的科技板块却利好不断,讲道理,真的蛮难判断的。
而科技圈的惊喜还在继续。就在今天,当人们还在猜测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下一步动作时,它在2025杭州云栖大会上与阿里巴巴携手,宣布在Physical AI(物理AI)领域达成合作。阿里股价应声大涨逾9%,英伟达CEO黄仁勋口中的“500亿美元中国市场”正在以另一种方式打开。
好家伙,这利好真的是一个接一个啊。那么这种大背景之下,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我们,又应当如何布局呢?
别着急,接下来听我好好给你分析一下这件事情。
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将集成英伟达全套Physical AI软件栈,为企业用户提供全链路平台服务。这一合作消息直接推动阿里巴巴港股涨幅扩大至逾9%,市场反应鲜明。
股市投资方面分析:这次科技风口究竟有多强?
资本市场对此次合作反应迅速而积极。阿里巴巴港股涨幅扩大至逾9%,显示出投资者对此次合作的强烈看好。
此次合作将阿里云的基础设施与英伟达的Physical AI软件栈相结合,包括NVIDIA Isaac Sim、NVIDIA Isaac Lab、NVIDIA Cosmos和Physical AI数据集等。这种结合为企业用户提供了从数据预处理到仿真测试的全链路平台服务,特别有助于缩短具身智能、辅助驾驶等应用的开发周期。
对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两家公司正在合力打造AI领域的新生态,有望在机器人、自动驾驶等热门赛道创造新的增长点。
英伟达中国业务还会有哪些新动作?
尽管面临出口管制挑战,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依然坚定。黄仁勋曾公开表示,中国市场对英伟达来说是一个约500亿美元的机遇。
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战略正在调整。一方面,英伟达计划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专注于中国客户的特定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与中国伙伴的合作,探索在现有监管框架下的业务可能性。
这些举措显示英伟达正在采取“本土化研发+战略合作”的双轨策略来维持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目前,英伟达在上海已有约2000名员工,未来这一规模很可能继续扩大。
合作前景分析:互补优势下的双赢格局
阿里与英伟达的此次合作呈现出明显的互补特征。阿里云拥有强大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和丰富的客户资源,而英伟达则贡献了其领先的Physical AI软件栈和技术积累。
具体来看,这一合作将覆盖数据合成处理、模型训练、环境仿真强化学习以及模型验证测试等各个环节,为开发者提供更完善的工具链。
从行业应用角度,Physical AI技术在具身智能、辅助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具有广阔前景。通过强强联合,两家公司有望在这些高增长领域占据有利位置。
所以纵观此次合作,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两家科技巨头的商业联姻,更是AI技术从虚拟世界走向物理现实的重要里程碑。当算法开始与现实世界互动,其创造的价值将呈指数级增长。
阿里与英伟达的这次携手,展示了一种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科技公司如何通过合作实现突破的可能性。但这是否意味着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策略已经从直接销售转向技术合作主导?这种模式又能否为其他国际科技公司提供参考?
那么我们汇总下信息,从以上这些角度来看,其实本次合作的战略意义还是很大的,对于最近的科技资本市场催化更是很明显,因为大家可以重点展望芯片、AI、半导体等方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