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抗日英雄的遗孀给陈毅写了一封信,想要上海一套房。陈毅二话不说,就把上海吴淞路466号的三层楼房都给了她。结果不久后,有群众举报:这个抗日英雄遗孀,居然带着8个男人一起住!

1949年,抗日遗孀找陈毅要房,不久后遭举报:她带8个男人一起住

后来经查实,42岁的抗日遗孀在她的楼房里,根本不只8个成年男人。


如果进行完整统计,数量高达五六十个。


这个抗日遗孀叫凌维诚,她的丈夫就是“八百壮士”的团长谢晋元。


一、丈夫去世,她成了地道的客家农妇


1937年10月,日军放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猖狂言论,调集兵力打淞沪会战。当时的谢晋元,为了掩护10万国军撤离,保存有生力量,带着420余人死守。


据点,便是四行仓库。


那场战斗,谢晋元带着400多人,阻击了数万日军,不仅为大部队争取了四天四夜的时间,还歼灭了200多日军。四行仓库保卫战,也成为了中国抗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1949年,抗日遗孀找陈毅要房,不久后遭举报:她带8个男人一起住

完成阻击任务后,谢晋元就奉命带着部队撤退到了上海的租界内,被困在一块占地10000平米、四周全部被铁丝网封闭的空地上。日军画地为牢,整整困了他们4年。


当时,上海的市民们称呼这里为“孤军营”。


这期间,谢晋元的妻子凌维诚正在广东老家,照顾谢家一家老小。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上海小姐,蜕变为了地地道道的客家农妇。


但她甘之如饴,凌维诚始终记得丈夫离开之前说的那句话:“你要相信这场战争,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到胜利那天我一定来接你们全家返回上海。”


凌维诚也希望,抗战早些胜利,丈夫能够从“孤军营”中出来。


然而,1941年4月,噩耗还是发生了。

1949年,抗日遗孀找陈毅要房,不久后遭举报:她带8个男人一起住

谢晋元在孤军营中,威望很高,多次拒绝日军的头投降邀请,当场撕毁日军给他的“委任状”,还厉声呵斥:“中国人决不当外国人的走狗!”


日伪军见招降无望,就开始动用卑劣手段,多次组织暗杀,均未成功。到4月24日,汪伪政权找到谢晋元身边的4个大兵,趁着谢晋元带兵出操时,用匕首、铁镐等凶器猛刺他的胸部和左太阳穴。


最终,谢晋元因为伤势过程过重而去世。


他没有死在日本人的手里,却死在了孤军营的叛徒手中。


噩耗传到广东,凌维诚痛不欲生。


二、撑起丈夫留下的孤军营老兵


谢晋元去世后,上海30多万民众自发前往“孤军营”吊唁,国民政府也大肆追授他为陆军少将,新闻报道铺天盖地。


凌维诚看着年迈的公公和小儿小女,她知道,瞒是绝对瞒不住的,只是如实的说了噩耗。白发人送黑发人,谢晋元的父亲几次哭死过去。


那一刻,凌维诚知道,这个家必须靠她撑起来。

1949年,抗日遗孀找陈毅要房,不久后遭举报:她带8个男人一起住

当时的谢家,是什么情况呢?


5个孩子,一个老人,外加两个妇女。凌维诚不仅要照顾自己和丈夫的4个孩子,还要负担公公、大嫂和侄女儿。整整8口人,都靠凌维诚撑着。


后来凌维诚的二儿子谢继民回忆那段时光,是这样说的:


“我无法想象,母亲原是一个衣食无忧、爱好音乐和艺术的女子,日后每天下地播种、挑粪、施肥……前半生和后半生完全不同,但她挺了过来。”


后来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凌维诚还跋涉去了一趟重庆,受到了蒋介石和宋美龄的接见,拿到了5万法币的抚恤金。

1949年,抗日遗孀找陈毅要房,不久后遭举报:她带8个男人一起住

原本5万法币也可以撑不少时日,但偏偏那几年物价飞涨,法币一天比一天不值钱。到最后,凌维诚和公公商量,多种几亩地以维持生计。


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1945年抗战胜利,凌维诚才带着4个孩子回到上海,住进了一家小旅馆。当天,旅馆后面的小报社,就报道了谢晋元遗孀返沪的消息。第二天,就有好几个士兵上门,把他们请进了吴淞路466号的三层小楼房。


这几个士兵,是当年孤军营里的幸存者。谢晋元死后,他们一直留在上海。


吴淞路466号的这套房子,原本是日本人的房屋,后来抗战胜利,上海的各方“大员”纷纷抢房子。当年孤军营剩余的将士们,为了有个地方落脚,就抢占了它。


碍于当年“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和“孤军营”的名气,又有团长夫人凌维诚住在里面,也就没人敢动他们的房子了。


慢慢地,吴淞路466号成了“孤军营”的避难所,大约聚集了当年近百位幸存者。


凌维诚对大家说:“团长牺牲了,我作为团长夫人,要把团长留下的担子挑起来。”

1949年,抗日遗孀找陈毅要房,不久后遭举报:她带8个男人一起住

三、吴淞路466号房子,何去何从


要挑起这样一个担子,实在不容易。


百来号人的工作、吃食,根本不是凌维诚一个女人能解决的,于是,她跑去求助政府。1946年的6月,她带着两个孩子去南京求见蒋介石。接见她的是宋美龄,当时,宋美龄对她说:


“你们先回去,会安排上海市政府照顾你们的。”


结果回到上海后,凌维诚发现,各方势力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国军方面也只想着打内战。可这些孤军营的壮士,对内战丝毫没有兴趣。戳破这层窗户纸之后,他们便彻底没人管了。


无奈之下,凌维诚只能靠私人关系,去找谢晋元生前的好友王兆槐帮忙。


那会儿,王兆槐正好是上海铁路局局长,帮着安排了很多士兵的工作,会开车的去企业当司机,身子骨硬朗的去铁路局当警察,还有的被安排到了航运局工作……


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到1948年,孤军士兵连长李林春,又把原来孤军营和谢晋元墓地附近的几十亩地圈了起来,借给苏北的难民居住,收取少年租金。所有的租金,他都交给了凌维诚,来维持孤军营这个大家庭的生计。


另一边,凌维诚也积极带着老兵们开办制皂、织袜等工坊,让大家有事可做,能重新开始生活。


1949年,抗日遗孀找陈毅要房,不久后遭举报:她带8个男人一起住


1949年上海解放,吴淞路466号的房子被收回,凌维诚和老兵们的生活再次坠入谷底。好不容易支撑起来的家,又没了。


走投无路之际,凌维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当时的上海市市长陈毅写了一封信,详细说明了吴淞路466号房子的渊源,希望能得到接济。


陈毅得知后情况后,立马批复准许凌维诚及老兵们继续使用。当年10月底,市政府就发出了正式指令给上海房地产管理局:


“谢晋元参加抗日,为国捐躯,其遗属应致照顾,吴淞路466号房屋一栋及墓地一段,悉仍拨归凌维诚居住使用,一般费用酌予减免。”


凌维诚格外感动,她从未想过陈毅将军会给到如此好的待遇。

1949年,抗日遗孀找陈毅要房,不久后遭举报:她带8个男人一起住

当年,她两三次去求见蒋介石和宋美龄,得到的也只是敷衍的态度,和遥遥无期的“你们等一等”……


有了陈毅将军的批复,凌维诚又能继续和老兵们生活了,这一次,大家总算过上了真正安稳的日子。


有部分外地来的群众,不清楚情况,听说了吴淞路466号是抗日遗孀住着,可每天来来往往还有七八个成年男人,便向政府进行举报。


凌维诚对此,丝毫不紧张。


这些年,她作为抗日英雄的遗孀,遭受的威胁、骚扰数不胜数,甚至还有不少人用儿女的性命逼她就范……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她又怎么会怕误会。


不过,还没等她出面,政府工作人员就笑嘻嘻地回应他们:何止8个,有足足几十个呢?


是的,在吴淞路466号的楼房里,住着谢晋元的遗孀、后代,还有几十个当年孤军营的幸存者。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新家。


到了50年代,不少老兵们感受到了新中国的气象,陆续返回家乡。临行前,凌维诚会给他们每人一笔钱,作为安家费和路费。


1991年,84岁的凌维诚病逝,按照生前遗嘱和谢晋元遗体相伴而眠。


1949年,抗日遗孀找陈毅要房,不久后遭举报:她带8个男人一起住


这就是一个上海徐家汇小姐的一生,前半生是富家千金,后半生是谢晋元遗孀,撑起了那个有她、有孩子、有老兵的家。


他们的日子虽得不富裕,却格外温暖,凌维诚也把孩子们教的很好。


次子谢继民在面对采访时候,讲书了自己的经历,以及他所知道的谢晋元和凌维诚。他说:


战争让我没有享受过正常的父爱,但我希望自己作为英雄后代的经历,能唤起大家的共鸣,缅怀先烈当年对敌斗争的艰苦,体会抗日战争胜利果实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云游天下·蚂蚁集》,敦煌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