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岁以上也得上前线!泽连斯基下达 “死命令”,加拿大第一个响应,准备将 “逃兵” 送回去,乌克兰人就快要忍无可忍了。
前不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新法律,允许招募 60 岁以上男性入伍。然后没多久,加拿大方面透露消息,在加申请永久居留权的乌克兰男性,必须提供服兵役证明。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在为遣返适龄士兵做准备。
那么泽连斯基为什么要在征兵的事情上签署法案,下达“死命令”呢?
翻一翻这条政策的来龙去脉就会发现,它其实早有铺垫。
今年 4 月,乌克兰议员就已经提出相关提案,7 月上旬在议会通过二读,直到 7 月底才正式落地。
法案里写得很明确:60 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得先过军医的评估,符合条件了,还得军队指挥官批准,才能入伍,而且一开始只能做非战斗工作,合同期一年,想续签还得再审批。
为什么要走这一步?顺着乌克兰近年的征兵轨迹往下捋,答案其实很明显。
去年的时候,乌克兰把征兵年龄从 27 岁降到 25 岁,今年初又针对 18 到 24 岁的男性搞自愿征兵运动,现在连 60 岁以上的都纳入进来了。
年龄限制一步步放宽,背后肯定是兵源不够用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差不多同一时间,泽连斯基还签了另一个法案,要求医学院校的学生必须接受预备役医疗军官的军事培训。
连医疗储备都要从学生里抓,乌克兰对补充人员的迫切性,可见一斑。
但政策一落地,争议马上就冒出来了。
在基辅、哈尔科夫这些城市的社交平台上,能看到不少 60 岁以上老人讨论征兵通知的内容,大多都是抵触的。
俄乌冲突持续到现在,俄军控制的乌克兰领土面积,算上克里米亚半岛达到了11.4万平方公里,占乌克兰领土的 19%。
战线一直胶着,士兵伤亡肯定少不了,每个月要补的兵根本不够,可民众愿意牺牲的意愿,却在一点点往下掉。
去年乌克兰就要求 18 到 60 岁的男性在 60 天内更新军事登记数据,当时有媒体报道,不少乌克兰民众拖着不办,或者想办法规避登记。
现在政策覆盖的人群更广泛了,抵触情绪升级,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而加拿大的表态,其实也充分说明 乌克兰“逃兵” 现象十分泛滥。
乌克兰官方没说过具体有多少逃兵,但从加拿大的政策调整里,多少能看出点端倪。
加拿大要求在加申请永久居留的乌克兰男性提供服兵役证明,乌克兰方面直接说 “这是遣返适龄士兵的第一步”。
这看起来是帮乌克兰补充兵源,但说实话,没准会让乌克兰的内部矛盾更严重。
在加拿大的乌克兰留学生担心被强制遣返,乌克兰国内的民众也在社交平台上质疑 “为什么要把在外头寻求安全的人,再送回危险里去”。
这种情绪,再叠加上俄乌战场的现实压力,情况只会更复杂。
具体来说,乌克兰现在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是60 岁以上的人愿意入伍的本来就少,就算真的去了,非战斗工作能起到多大作用,还得等时间来验证。
另一方面,加拿大这边的遣返准备,具体流程都没说清楚,要是真的遣返大量适龄男性,说不准会引发新的社会抗议。
去年乌克兰就因为征兵政策执行的问题,发生过征兵办公室遇袭的事,现在政策覆盖的范围更大了,执行起来只会更难。
国际社会对这事的态度也不一样,有些西方媒体说 “乌克兰是为了自保,没办法才这么做”,但也有中立机构指出 “得在兵源需求和民众权益之间找平衡”。
到底该怎么选,乌克兰政府恐怕也很头疼。
其实,乌克兰民众的抵触情绪,说到底是对持续冲突的疲惫。
从 2022 年冲突刚开始的时候全民动员,到现在连 60 岁的老人都要被卷进来,民众的生活早就被战争搅得支离破碎了。
医学院的学生没法安心读书,得去接受军事培训;年轻人得放弃学业或者工作去参军;老年人连退休生活都过不安稳,这些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无奈。
要是加拿大的遣返政策真的落地,绝对会成为压垮部分民众耐心的 “最后一根稻草”。
当外部的支持和内部的民生需求撞在一起的时候,乌克兰政府怎么平衡,直接关系到社会能不能稳定。
现在来看,乌克兰面临的核心矛盾,早就不只是战场赢不赢的问题了,更重要的是内部社会还能不能凝聚起来。
泽连斯基的征兵 “死命令”,加拿大的遣返响应,表面上是为了应对战场需求,但其实是让本就紧绷的民众情绪彻底爆发。
他要是不正视民众的抵触心理,只靠政策硬推,最后一定会适得其反。
对乌克兰来说,怎么在保证防御需求的同时,减轻民众的压力,可能比单纯扩大征兵范围更重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