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光辉”战机存在哪些问题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在迪拜航展的最后一天,印度轻型战斗机“光辉”号在飞行表演中发生空难。起初,飞行过程看似正常,但飞行员在执行翻滚动作时,飞行高度过低,导致飞机撞地并起火爆炸,飞行员未及时跳伞。这一事件引发了对印度“光辉”号战斗机技术问题的广泛关注。

“光辉”号是印度引以为傲的民族品牌,自20世纪80年代立项,至今已接近半个世纪。尽管印度对其充满信心,但该机型装备数量有限,主要用于训练。从技术角度看,“光辉”号是一个“万国造”项目,其发动机来自美国,雷达系统来自以色列,弹射座椅来自英国,航电和飞控系统来自法国,整体框架设计也明显模仿法国飞机。尽管部分部件已开始国产化,但印度在工业生产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产品合格率较低,尤其是精密电子产品的合格率极低。这使得“光辉”号在国产化部分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印度“光辉”战机存在哪些问题

军事评论员普遍认为,此次空难可能是因为飞机高度测量雷达传感器出现故障。如果雷达测量的高度与实际高度不一致,飞行员可能会误判为有足够的高度执行复杂动作。此外,飞机的传感器在转换为机械动作时可能存在延迟,导致飞行员无法获得准确的反转角度信息。一般现代化战机都具备阻止违规动作的功能,但调查发现,“光辉”号并未安装此类设备。

事故发生时,飞行员可能因高度测量不准确和缺乏角度提醒,误判为有足够的高度执行翻滚动作。当发现情况不妙时,高度已不足以安全跳伞。此外,英国制造的弹射座椅是否失灵也需进一步调查。飞行员在执行复杂动作时可能因头晕失控,加上飞机本身未能提供正确信息,最终导致坠机。

此次空难凸显了印度“光辉”号战斗机在技术上的不足。尽管印度在航空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光辉”号的事故暴露了其在国产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印度需要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方面下更多功夫,以确保未来航空项目的成功。同时,这也提醒其他国家在引进和国产化外国技术时,必须严格把控质量和安全标准,确保飞行安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