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以来,美国对台征收“20%+N”叠加关税的影响持续发酵。很多岛内企业因成本上升、订单缩减,面临困难局面,大批员工被迫减班休“无薪假”。而赖清德当局却绝口不提岛内的民生困境,更刻意回避台湾经济对大陆高度依赖的客观现实,反而对美国“一跪再跪”。甚至在近期双方“关税谈判”胶着之际,承诺花巨资“采购”美国农产品。
从传统农业到台湾引以为傲的芯片产业,在民进党眼中都成了谄媚美国的筹码。 这些举措引发岛内抨击,指责赖清德是试图为其施政无能、民心尽失找“遮羞布”,出于“倚外谋独”的政治算计,任由美国予取予求,对民众掩盖真相,在无底线“卖台”的邪路上越走越远。台湾经济脱困,出路在哪里?
台“无薪假”人数创今年新高
美高关税冲击是主因
台劳动事务主管部门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岛内“无薪假”人数大幅攀升,波及330多家企业,比9月初增加了一倍多,达到今年新高。该部门承认,主要原因是受到了美国关税的冲击。
台湾商业总会荣誉理事长赖正镒告诉记者,台湾地区目前的关税是“20%+5%”到“20%+15%”之间,受影响最大的包括机械、五金、自行车等大量销往美国的传统产业。
不少岛内厂家为了维持生计,砍价抢单,造成严重亏损。许多中小型企业鼓励员工休年假,其实就是变相的“无薪假”。台劳动部门负责人坦言,未来一段时间,岛内减班休假人数恐怕会持续增加,甚至还会有人在“无薪假”后被解雇。
专家指出,台湾是典型的岛屿型和外向型经济体,对出口市场依赖很深,国际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对岛内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赖清德当局上台后,一再鼓吹打造所谓“非红供应链”等策略,企图搞两岸经济“脱钩断链”,转而“投靠”美国,台湾地区对美出口比重,也从2018年的12%左右提高到去年的30%左右。民进党当局为了实现其“倚美谋独”的政治目的,不惜以企业利益和岛内经济前景为代价向美国“一边倒”,终究难逃被美国吃干榨尽的结局。
是“黑天鹅”还是“遮羞布”?
面对产业危机,岛内人士呼吁民进党当局要拿出长期应对方案,但赖清德自己却把这称作是“黑天鹅”,言外之意是岛内民众不应该怨民进党当局施政无能,要怪就怪大环境。而赖清德当局拿出的所谓“应对策略”,则是再度加码交“保护费”、当“提款机”,无底线挥霍台湾民众的血汗钱。
“这个问题也反映到台积电的事件上。”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汪曙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美国包括特朗普本人不止一次说台湾偷走了美国的芯片产业。台积电和赖清德当局对美国一味迎合,任由其予取予求。短短几年内,台积电对美投资总额已达1650亿美元,后续还要增加。“现在特朗普还在进行针对半导体产业的国家安全调查,这也使得未来台积电或台湾的半导体产业面临新的关税以及非关税贸易壁垒”。“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悬在台湾头上。
在民进党当局和美国的合力推动下,台积电持续扩大对美投资,赖清德当局却对此表示“乐观其成”;就在近期,台农业部门负责人向美方承诺,未来四年将采购100亿美元以上的美国农产品,并声称期待“持续性购买”……面对美方的不断勒索,民进党当局从传统制造业到高新技术产业再到农业领域,都表现出毫无抵抗、一让再让的态度,让岛内民众不满。
解决岛内经济困境
两岸融合是出路
近日,台湾工业总会就明确提出“要松绑两岸交流”“开拓大陆多元商机”等建议,引发岛内业界共鸣。不少台湾人士指出,解决岛内经济困境的出路就在大陆。
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邓岱贤认为,两岸经贸关系过去的往来大家都有目共睹。双方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举行了11次会谈,签署了23项协议,“这些协议就好像帮两岸建立起23条高速公路一样,对于双方的经济发展、对于双方人民的交流合作、对于产业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而因“台独”及外部势力影响,过去良好的两岸关系受到冲击。改善两岸关系,是当下台湾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汪曙申也表示,大陆主张的两岸融合发展政策中,经济融合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所以大陆为台商、台资企业在大陆投资提供了同等待遇。大陆的门是敞开的。尽管国际局势千变万化,大陆对台湾民众、对台商的拥抱姿态不变,关门的是民进党当局。台湾社会关于两岸经贸提出新的呼吁,主张尽快恢复两岸正常的经贸合作关系。两岸经贸关系对台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从历史看是这样,从未来看也是这样。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