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入冬仅剩一个月时间,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却已寒意逼人。
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量依旧为零,这一局面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APEC峰会期间达成重大贸易订单的期望化为泡影,不仅如此,美国的高粱订单也被盟友阿根廷悄然抢走,美国农业正深陷前所未有的困境。
今年十月底,APEC峰会即将在韩国拉开帷幕。
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与财政部长贝森特均对外宣称,中美两国领导人将在峰会期间举行会晤,并开展第五次经贸会谈。
其中,美国心心念念的大豆贸易问题,被视为有望在此次会晤中取得实质性进展。
然而,现实却给美国浇了一盆冷水。
据公开资料显示,自今年5月以来,中国便暂停了对美国大豆的采购,这在近三十年的贸易历史中尚属首次。
与此同时,美国农民迎来了秋收季,但中方对美国新季大豆的采购量依旧为零,这一情况自1995年以来还是头一遭。
如此一来,美国大豆库存积压问题愈发严重,大豆价格随之暴跌,豆农们不得不承受负债率飙升和破产风险加大的双重压力。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美国大豆协会多次向联邦政府施压。
为应对危机,特朗普政府计划推出一项财政援助方案,拟挪用部分关税收入来补贴美国农民。
但这种补贴措施终究只是权宜之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美国的补贴资金有限,而豆农的生计却需要长期保障,稳定可靠的市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正因如此,特朗普和贝森特上周均信誓旦旦地表示,将与中方就大豆贸易问题展开谈判,并且认为达成协议的可能性较大。
除了将目光投向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农产品买家,美国贸易团队还积极拓展新的销售渠道。
他们紧急与印度、孟加拉、墨西哥、欧盟等全球其他买家取得联系,试图为积压的大豆找到新的出路。
然而,还没等中美双方开启谈判,也没等找到新的市场,美国就先收到了一个坏消息——连高粱订单也岌岌可危。
据观察者网报道,近日阿根廷为增加对华出口,对其国内高粱出口的质量指标进行了全面升级。
阿根廷农业部将出口高粱按照每百升的重量分为72公斤、70公斤和67公斤三个等级,同时对破碎粒与非谷物物质的含量作出了严格限制。
不符合这些标准的货物,将失去出口认证资格。
阿根廷此次调整显然是针对中国市场进行的优化。
中国几乎是全球唯一的高粱进口大国,今年阿根廷出口的123万吨高粱中,有122万吨都销往了中国。
而在过去,中国90%的高粱需求都依赖美国农民。
据《纽约时报》报道,去年中国从美国采购了约13亿美元的高粱,但今年美国对中国的高粱出口量骤降97%,几乎可以算作“清零”。
这对美国农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此前,贝森特在联合国大会上的一条短信意外泄露,内容显示美国对阿根廷抢走其大豆市场一事极为不满。
如今,阿根廷再次“趁虚而入”,企图抢走美国的高粱订单,这让美国更加头疼。
这一系列事件不仅表明特朗普贸然挑起贸易战是错误的决策,更凸显出美国对盟友的威慑力已大不如前。
更糟糕的是,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农业风险政策中心的经济学家有田预测,在获得政府补贴之前,今年美国九种行栽作物种植户的总亏损将达到450亿美元,其中玉米、大豆、小麦和棉花种植户的亏损占据了绝大部分。
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需要填补一个高达450亿美元的巨大窟窿。
目前,美国的自救计划主要围绕“内部补贴”和“外部拓新”两大方向展开。
然而,这些措施在具体实施和实际效果上都面临着诸多挑战。
最现实的困境在于,美国联邦政府目前处于“停摆”状态,这项庞大的农业援助计划未能按时出台。
农民们究竟还需要等待多久,目前尚无明确的时间表。
此外,尽管美国正在积极寻求印度等市场的补充,但这些国家的进口需求远远无法消化美国积压的巨量大豆。
因此,美国最终还是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
不过,中方已经明确表态,美国需要首先取消不合理的关税,才能为扩大贸易创造有利条件。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时间拖得越久,美国受到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所以,特朗普最好抓住APEC峰会这个最后的窗口期,在峰会开始前,审慎考虑如何与中方进行谈判,否则美国农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