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我们的外交方式真该改变了?前有朝鲜投靠俄罗斯,后有柬埔寨背刺我们投美国,现在巴基斯坦也要投美国了,如果这些都是真的,那只有大棒加胡萝卜,才是这个世界各个国家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   (信息来源:中化新网——巴基斯坦与美国签署能源协议;新浪财经——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称美国与柬埔寨和泰国达成贸易协议)   8月初,中国的“铁哥们”巴基斯坦毫无征兆地宣布与美国签署了能源协议。几天前,在东盟内一向力挺中国的柬埔寨也和美国签了贸易协定,柬埔寨副首相更是盛赞特朗普。   美国这套的交易外交似乎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效率惊人,看起来也确实很诱人。然而这些眼花缭乱的外交动作背后,真相果真如此简单吗?   就拿巴基斯坦来说,国家外债压得喘不过气,每年光进口能源就要花掉近170亿美元,经济濒临崩溃。这时候,美国抛出的“胡萝卜”就格外香甜了。   而柬埔寨的服装和鞋类严重依赖美国市场,在美国将其关税从骇人的49%削减到20%后,柬埔寨不仅立刻承诺大量采购美国农产品和设备作为回报,甚至在处理柬泰边境冲突问题时,把由东盟、中国和美国斡旋的功劳,全算在了特朗普政府头上。   不过,这种“大棒加胡萝卜”的关系,看似立竿见影,实则隐患重重。   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很早之前就已经显露出来了。美国对古巴经济的封锁,逼得他们另寻出路,加入金砖国家。美国在拉美用了几十年的“大棒加胡萝卜”,结果反而把拉美国家推向了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中国。     即便是有短期的利益交换在前,缺乏信任的根基,双方对这份贸易关系本身就充满警惕。巴基斯坦前参议院主席拉巴尼就警告过,跟美国合作风险巨大,一旦外部压力变化或者利益筹码消失,关系可能瞬间翻脸。   而中国走的则是完全不同的路子,通过深度参与伙伴国的发展,把大家的利益绑在一起。而且中国始终强调不干涉内政、不附加政治条件,目标是给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种深层次绑定的韧性,不是一个短期贸易协定能动摇的。   就连朝鲜与俄罗斯的靠近,更多也是两个同时面临西方巨大压力的国家,为了能源和安全而“抱团取暖”,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它与中国传统的友好关系和稳定的边境贸易。   所以,把这些国家的行为简单看成“背叛”,多少有点一厢情愿,也低估了小国在大国博弈夹缝中的生存智慧。它们的头等大事,是保障本国的经济安全和发展利益,外交上搞的不是非黑即白的“站队”,而是在各大国之间找平衡、分散风险。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需要的是保持战略定力,而不是自乱阵脚,更聪明的做法,是针对合作伙伴的需求,提供更具体的合作方案,在更深的层次上实现利益捆绑。   当然,中国与人为善并不是毫无底线的,中国的“大棒”,针对的是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安全,是捍卫国家底线和原则的盾牌,不是胁迫别人的工具。   在一个日益多极化的世界里,强权或许能换来一时的顺从,但真正的尊重与信任,终究源于平等的合作与共同的成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