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吴净净

打不垮的英雄铁军,磨不灭的铁血军魂。备受关注的国庆档大片《志愿军:存亡之战》正在热映。昨晚奥斯卡院线邀请了部分影迷在郑州奥斯卡龙湖金融岛影城率先观看了影片,共同感受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存亡之战”,向“最可爱的人”致以崇高敬意。上映之际,电影的主创也在首映和路演现场与观众畅聊影片的台前幕后,共同追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峥嵘岁月。

陈凯歌:我最害怕的是志愿军被遗忘

下足“硬功夫”,还原战场硝烟

《志愿军:存亡之战》作为《志愿军》三部曲的中坚之作,由陈凯歌执导,朱一龙、辛柏青、张子枫等主演。电影聚焦铁原阻击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2.5万将士与近5万“联合国军”激战12昼夜,战士们发扬“钉子战术”狠狠把自己钉在阵地上不惧不退,在铁原战场上构筑了一道冲不破的“铁长城”。映后郑州的观众们纷纷被硬核的激战场面所震撼,被不惧不退的“铁长城”所征服,称赞电影“震撼感人,看完热血沸腾,后劲太大久久不能平复”。

陈凯歌:我最害怕的是志愿军被遗忘

影片中主创们至真至诚还原战场细节,观众们也被极致恢弘的激战场面震撼。谈及影片的创作,主创们介绍为了能够讲好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故事,电影仅服装组就有将近100个工作人员,准备了共约5万斤的志愿军军服,为保真实,还根据故事设定和进展将这些军服进行不同程度的做旧,一件件完成下来需要七八个步骤。而道具组最多时也有170多人,整个剧组共有4个道具库,加起来约有1.1万平方米,道具有10万多件。在这部电影中,李晓(张子枫 饰)使用的宣传机话筒、63军使用的水壶等很多道具都是主创从网上收集的“古董”,甚至一度搬空了平台上的旧物件。在主创们看来,旧物是有温度的,它们出现在影片中,不仅是为真实度加分,更是对那段历史的敬意。

陈凯歌:我最害怕的是志愿军被遗忘

对于电影重点呈现的铁原阻击战,主创们更是下了许多“硬功夫”。影片仅搭建、处理过的拍摄场地就有20多个,总面积超百万,其中铁原战场占了20多万平米,是所有拍摄场地中最大的。构建铁原战场耗时两三个月,拍摄过程中仍在不断调整修改。作为一场阻击战,铁原的大部分战斗都在战壕内发生,因此战壕的场景对于整个影片来说至关重要,内部既要有一些曲折和变化,满足肉搏战和遭遇战的拍摄需要;又要高度合适,让观众看到战壕内外共同抗敌的场面,最终涉及的战壕与工事种类多达14种以上。

在戏内,63军188师挖战壕的场面也十分震撼,动用了2000多名群演,将志愿军战士齐心协力、争分夺秒的劲头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出来。此外,主创们还透露,剧组还制作了21辆坦克,其中有10余辆都配有动力系统,当它们齐齐开向铁原战场时,不仅能够带给观众视觉上的震撼,更能让人感受到63军面临的是一场怎样的战斗,在敌强我弱的火力差距下,他们用坚韧和顽强坚守住了脚下的阵地。

陈凯歌:我最害怕的是志愿军被遗忘

打“磨”镜头,全景讲述立国之战

《志愿军》三部曲沿着时间线展开故事,从决策入朝作战,到最终战争结束,全景式、多维度呈现抗美援朝战争,也是首次以这样的体量和方式在大银幕上向观众完整呈现立国之战的始末。对此,导演陈凯歌曾动容地表示:“我作为一个电影导演,在不断研究志愿军出国作战的历史时,我最害怕的就是这群人被遗忘,这也是我拍《志愿军》三部曲最大的动力,一切的荣誉都归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之前的首映礼现场,在观看了《志愿军:存亡之战》后,陈凯歌又落泪了:“我还是没能抵挡住志愿军战士们创造出来的精神魅力,我老是想起他们的脸,想起他们为这个国家、为我们这个和平年代所做的贡献”。

陈凯歌:我最害怕的是志愿军被遗忘

为了还原铁原战场,为了致敬最可爱的人,主创们也是倾尽全力。陈凯歌感慨创作艰辛,“《志愿军》三部曲拍摄镜头总数高达一万两千个,可以用一个‘磨’字总结感受。拍摄过程是和时间磨、和自己的心磨、和想拍一部好电影的愿望磨,最终把时光磨短了,电影拍成了。”演员朱一龙坦言,“剧组将近1500人,第一次在组里见到这么多人。所有人的走位都要提前一天经过无数次的排练”;演员张子枫也解读了李晓离别时送给哥哥小花的特别心意:“‘死不了花’是李晓的一种期许和寄托,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演员朱亚文认为吴本正在第二部中从怀疑走到相信再走到致敬,最后和所有人成为一体,“抵近攻击的惨痛改变了他的认知,成为角色的重要转折点”;演员张宥浩对戏里战损记录员身份感触颇深,演员韩东君则通过演绎这场存亡之战更加理解“英雄铁军”的含义,李卓阳认为角色在战场经历过生死更加意识到肩上的责任,完成了自我成长的转变……

此外,编剧张珂也解读了片中角色名字设计的巧思。李想是“理想”的同音词,表示战士心中有理想;李晓是“破晓”“拂晓”之意,是新中国的气象。而将赵安南、孙醒、李家三口……这些人名合在一起,正对应着百家姓的第一句“赵钱孙李”,代表的就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陈凯歌:我最害怕的是志愿军被遗忘

群像催泪动人,战火中的成长直击内心

导演陈凯歌曾透露,相比《志愿军》第一部,第二部的故事更注重个体的细腻情感。在《志愿军:存亡之战》中,李家三口的团聚是整部电影重要的情感支点,李想(朱一龙 饰)既是一名战士,也是儿子和哥哥,虽然与家人相聚甚少,但这份亲情让他牵挂,也给了他誓死不退的精神力量。李默尹(辛柏青 饰)对儿子严厉、对女儿温柔的反差,也让这位军人父亲的形象更加立体可爱,战场上一聚他含蓄却深切的表达让人格外动容。而在李晓看来“人在哪,家就在哪”,来到朝鲜寻找父兄的她在一次次的战斗中懂得了父亲和哥哥坚守的意义,也使自己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一家人在奔赴战场前还透露着不熟悉、不理解,然而经过铁原一战,他们的心紧紧地聚在了一起。一把钥匙、一块糖,是这个小家的情感寄托,也是所有志愿军战士对家与国深切眷恋的缩影。

陈凯歌:我最害怕的是志愿军被遗忘

那个在第一部用数据质问“凭什么觉得我们能打赢”的军工专家吴本正(朱亚文 饰)也在朝鲜的战场上找到了他的答案,走进战士中间,他认真记下了武器的改进方向,也目睹了志愿军战士依靠意志抗敌的英勇瞬间。孙醒(陈飞宇 饰)在松骨峰一战后患上战后应激创伤,在大家的帮助下,他终于想起来松骨峰上发生的一切。最终,孙醒加入63军共同守卫铁原,带着那些牺牲战友的心愿和使命延续他们的故事。此外,彭德怀(王砚辉 饰)小跑着为李默尹送上一颗糖的片刻温馨;赵安南(肖央 饰)终于显露出的老兵般的沉稳机敏;杨三弟(张宥浩 饰)敢于直面牺牲的蜕变;张孝恒(欧豪 饰)对保护吴本正的执拗……每个人的情感和经历都十分独特鲜活,组成了一幅动人的战争群像,正如导演陈凯歌所说:“当命运和历史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够产生非常巨大的爆发力”。

作为影片总顾问,梁建勇也真诚表示这是一部存亡之战,这是一支英雄铁军!“我们从许许多多志愿军战士的身上看到了小家、大爱的家国情怀。我们也看到了这个铁骨铮铮源于正义、源于理想、源于一种精神,这就是志愿军精神”。

陈凯歌:我最害怕的是志愿军被遗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