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父子对话戳中无数人:为啥咱拼尽全力,日子还是紧巴巴?
4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最近刷到一段特别扎心的父子对话,孩子问爸爸“为啥我们这么辛苦还是很穷”,爸爸的回答没讲大道理,却让好多人看红了眼。这位爸爸说,不是辛苦就一定能有钱,像工地上流汗的工人、田里晒黑的农民,干的都是最累的活,可赚的钱未必多;还说“穷”分两种,口袋穷是没钱花,脑袋穷是没知识没志气,现在全家在为孩子的教育铺路,盼着孩子将来能靠脑子吃饭,不用再靠体力硬扛。
说到这个,我特别有感触。现在好多人都是“勤劳型穷人”,每天从早忙到晚,不敢请假不敢休息,可银行卡里的余额就是不见涨。有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里,工资性收入占比大概55%,但从事体力劳动、简单服务类工作的人群,平均月薪大多在3000-5000元,除去房租、吃饭、孩子上学的开销,根本剩不下多少。我觉得这背后的关键问题是“赚钱方式的天花板”太低,靠体力或者重复劳动赚钱,就像用小勺子舀水,再努力一天也舀不了多少;可靠知识和技能赚钱,就像接了自来水管,收入上限能高很多。比如同样是工作,流水线工人月薪可能4000,而掌握编程技能的程序员,起薪就能到8000以上,这就是“脑袋富”和“口袋富”的连锁反应。
对了,这位爸爸提到“投资孩子教育”,这点我特别认同,但也想多聊一句。现在教育成本可不低,有调查说,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平均花费得15-20万元,这对本来就“口袋穷”的家庭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压力。我推测未来会有更多普通家庭,在孩子教育上更注重“实用技能”培养,比如让孩子学一门能快速上手的技术,而不是一味追求考大学。就像前两年职业教育政策调整后,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能到95%以上,比一些普通本科生找工作还容易,这说明“靠技能吃饭”正在成为很多家庭的新选择,毕竟先解决“口袋不那么穷”的问题,才能有更多精力去填“脑袋”的坑。
还有个有意思的事,这位爸爸说“辛苦是尊严的基石”,这话特别实在。现在网上总有人说“躺平”,可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根本躺不起。去年有个数据,全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超过2亿人,这些人里有开网约车的、送外卖的、做家政的,他们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不是不想休息,是知道停下就没收入。我觉得这种“不放弃的辛苦”,其实是普通家庭的“隐形资产” ,就像攒零钱一样,今天多干一点,明天给孩子多买本书,后天凑点钱改善下生活,慢慢积累下来,日子总会有盼头。而且这种努力的态度会传给孩子,孩子从小看着父母打拼,将来也更容易有责任感,这可比给孩子留多少钱都管用。
最后想说说,这段对话之所以能火,是因为它说出了太多人的心里话。我们都在为日子奔波,都有过“为啥我这么拼还是没钱”的困惑,但就像这位爸爸说的,只要不“脑袋穷”,愿意学愿意扛,就不算真的穷。你家里有没有过类似的聊天?你觉得靠辛苦打拼,真的能慢慢过上好日子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和想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