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今年国庆档的电影,《三国的星空》曾被寄予厚望,上映首日票房仅2044.9万元,殊不知预测最终票房从1.13亿元下修至8988万元,妥妥成了档期“惨案”。
可谁也没料到,19年后他参与创作的三国题材动画《三国的星空》,会交出“口碑尚可、票房遇冷”的尴尬答卷。
影片上映前,“荀彧那双忧郁的眼睛”话题突然走红,再次印证了《易中天品三国》的长尾影响力,而三国作为家喻户晓的历史IP,本身就自带受众基础。
上映后豆瓣开分7.5,后续虽小幅降至7.2,仍稳居同档期影片口碑第一梯队,这样的口碑表现,足以让不少影视公司羡慕。
可口碑没能转化为票房,影片上映首日仅收获2044.9万元票房,猫眼专业版最初预测的1.13亿元最终票房,也一路下调至8988万元。
要知道,这部由易中天担任编剧、监制,于孟、袁原执导的三国题材动画,手握“学者背书+国民IP”两张王牌,为何最终口碑票房双输?被观众直指“大败笔”的导演团队,到底错在了哪里?
按理说,《三国的星空》本不该有如此境遇,作为我国首部官宣立项的三国题材动画电影,它自带话题基因。
2005年易中天登《百家讲坛》讲三国一炮而红,二十年来“品三国”的段子在江湖流传不息,上映前“荀彧那双忧郁的眼睛”再度走红,足见IP号召力。
制作上团队也不乏诚意,多次实地采风考察,从生活、战争到建筑都力求还原汉代风貌,甚至请来“哪吒系列”配音导演陈浩坐镇,配音阵容包括檀健次等知名人士,硬件配置堪称亮眼。
影片的亮点集中在内容细节与视觉呈现上,故事设定在曹操起兵讨董卓至官渡之战的11年乱世,没有沿用三国后期三足鼎立的熟稔叙事,而是以袁绍、曹操、刘协的三角关系破题,这种视角本可挖掘出新意。
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的性格被具象化,董卓火烧洛阳时按兵不动,见曹操官职压过自己便怒不可遏,官渡决战时又优柔寡断,人物弧光清晰可见。
刘协的塑造更打破刻板印象,幼年批奏折时唯有“增加后宫痰盂”这类琐事能自主,祈雨时主动替犯人承受鞭刑,让观众看到这位“汉献帝”谥号背后“博闻多能”的仁君底色,而非单纯的悲情傀儡。
战争场面更是影片的“硬核招牌”,以往三国真人影视极少细致展现的军事细节,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呈现:城池攻防战中,火油罐倾泻而下,冲车撞击城门,“霹雳发石车”在官渡战场轰出烟尘,每一件器械的运作都透着考据感。
野战军阵对决里,步兵结圆阵抵御骑兵冲击,骑兵迂回机动寻找破阵缺口,战术变换既具视觉冲击力,又暗合袁曹两军的实力差距,让三国迷和军事迷眼前一亮。
这些扎实的内容,正是影片能维持7分以上口碑的关键。
但导演团队的叙事把控失误,彻底浪费了这些优势,最致命的是对核心人物的失衡塑造,而这背后明显可见易中天个人偏好的过度渗透,导演未能做好平衡与克制。
易中天曾在《百家讲坛》称其为“可爱的奸雄”,在小说《曹操》中用歌词赋予他“解民倒悬”的底色,而导演完全照搬了这种认知,将曹操塑造成“尊奉汉室、待人以诚”的完美纯臣。
汜水之战中他挺身而出高呼“诸君北面,我自西向”的热血被放大,可多疑残忍的本性、行事的复杂动机却只字未提……
就像当年易中天批评《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一样,影片里的曹操也因过于完美而失真,与观众心中“奸雄”的既定认知产生巨大割裂。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导演对群像的彻底舍弃,三国的魅力从来不止于核心人物,更是“谋士如云,武将如雨”的风云际会,可在影片中,这份时代感被完全剥离。
曹操阵营里,仅许褚靠“愣头愣脑”贡献笑点,荀彧凭“忧郁眼神”刷存在感,郭嘉、刘晔等关键人物连名字都未出现。
袁绍麾下也只露了许攸、张郃、高览的脸,“四世三公”的人脉底蕴毫无体现。
有观众调侃,全片戏份最足的配角竟是一只叫“麦子”的狗,甚至有流泪的高光时刻,当宏伟的乱世洪流被压缩成三人一狗的故事,三国IP的灵魂早已流失。
导演在“考据与创作”间的摇摆,更让影片定位混乱。
片尾罗列的诸多参考文物,证明团队确实做过扎实的史料研究,但创作中却陷入“同人化”误区:既想靠考据吸引硬核历史迷,又想以过度美化的人物迎合小众偏好,最终两边不讨好。
要知道,中国观众对三国有着特殊的情感联结,此前《军师联盟》的成功,正是因为在“司马懿视角”的创新叙事中,守住了人物的核心特质与时代氛围。
而《三国的星空》导演显然没能把握这种平衡,把“个人解读”当成了“创新突破”,最终拍成了四不像的“新演义”。
国庆档本是检验影片成色的最佳舞台,观众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也容不得对经典IP的敷衍。
《三国的星空》的失败,与其说是IP失灵,不如说是导演团队能力不足的必然。
既没有驾驭复杂历史叙事的功底,又缺乏平衡个人表达与大众认知的智慧,白白浪费了易中天的学术背书和三国IP的国民基础。
如今票房口碑的双重失利,对于历史题材创作而言,考据是根基,创新是枝叶,但根基不稳、枝叶乱生的作品,终究无法扎根市场。
《三国的星空》的“惨案”或许能让更多创作者明白:经典IP从不是“躺赢”的资本,唯有敬畏历史、尊重观众,才能真正让传统文化在银幕上发光。
要知道,主投方果麦文化此前在图书出版、文化IP运营领域表现亮眼,此次押注《三国的星空》。
本想借易中天的学术背书和三国IP的热度打开影视市场,却没料到票房遇冷直接反映在股价上,连续两日跌停,让市场对其影视化布局的信心大打折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