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中美两个冤家对头居然在一件事上达成了罕见的共识?答案是对付欧盟这个"硬骨头"。欧盟到底哪来的底气,敢同时跟中美两大巨头叫板?难道真以为自己还是当年那个称霸世界的欧洲老大哥?如今被两边夹击的欧盟,会不会重演历史上四分五裂的悲剧?这场三方博弈的大戏,比电视剧还精彩。

欧盟叫板中美的“迷之自信”从哪来

欧盟的"迷之自信"从何而来

说起欧盟的底气,还真不是完全没道理的。毕竟人家27个成员国抱团取暖,GDP总量达到18万亿美元左右,仅次于美国的26万亿和中国的17万亿,稳坐世界第三把交椅。单看数字,确实有跟中美掰手腕的资本。但问题在于,这个"第三极"有点虚胖,看着块头不小,实际战斗力却大打折扣。

欧盟叫板中美的“迷之自信”从哪来

欧盟的尴尬在于,它既不是一个真正的国家,也不是简单的国际组织,而是个"四不像"的松散联合体。27个成员国各怀心思,德国想着工业出口,法国惦记着农业补贴,意大利忙着解决债务危机,波兰还在为历史问题跟德国较劲。这样的组织要想快速决策,比让猫狗和谐共处还难。

欧盟叫板中美的“迷之自信”从哪来

更要命的是,欧盟领导层似乎还活在过去的荣光里。冯德莱恩和马克龙这些当家人,总觉得欧洲曾经殖民过半个世界,现在怎么着也得是个重要角色。可现实很骨感,如今的欧洲在军事上靠美国保护,在能源上依赖俄罗斯,在制造业上被中国冲击,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些奢侈品和农产品。

被特朗普"降维打击"的欧洲梦

特朗普这个商人出身的总统,对付欧盟的手段简单粗暴但异常有效。他就像个讨债的大汉,直接开口要钱,不给就动手。目前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征收50%关税,对汽车征收25%关税,对其他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这些数字听起来不大,但对依赖出口的欧洲经济来说,就像被人掐住了脖子。

欧盟叫板中美的“迷之自信”从哪来

特朗普的逻辑很简单:美国保护了欧洲几十年,现在该欧洲"回报"了。他多次威胁要在7月9日前对欧盟征收50%的关税,理由是贸易谈判毫无进展。这就像个最后通牒,要么欧盟乖乖就范,要么就准备承受经济重创。

欧盟叫板中美的“迷之自信”从哪来

欧盟面对这种"降维打击",反应却出奇的倔强。默克尔在雅典呼吁欧盟团结一致,不应畏惧美国的关税威胁,而应以自己的关税进行反击。冯德莱恩也表态说,如果跟美国谈不拢,欧盟将坚决反制。这种硬气听起来很爽,但问题是欧盟真的扛得住吗?

欧盟叫板中美的“迷之自信”从哪来

事实上,欧盟对美国的依赖程度远超想象。美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双边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一旦贸易战全面爆发,受伤的主要还是欧洲企业和消费者。特朗普显然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敢如此强硬。

中国出手"精准打击"欧盟软肋

就在欧盟跟美国较劲的时候,中国这边也没闲着。7月4日,商务部宣布对原产欧盟的白兰地征收27.7%至34.9%的反倾销税,为期5年。别小看这个白兰地,法国的干邑可是欧盟对华出口的重要商品,这一刀直接切中了法国的要害。

欧盟叫板中美的“迷之自信”从哪来

更狠的还在后面。7月6日,财政部决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这是对欧盟6月20日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的直接反制。中国这招"以牙还牙",让欧盟体会到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欧盟叫板中美的“迷之自信”从哪来

最让欧盟心惊胆战的还是稀土问题。前段时间,欧洲已经有多家企业因稀土缺货而停产。虽然目前供应恢复了,但这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中国掌握着全球60%的稀土产量和85%的稀土加工能力,这种垄断地位让欧盟在谈判桌上底气不足。

欧盟内部"各怀鬼胎"的真相

面对中美双重压力,欧盟内部开始出现裂痕,这其实一点都不意外。7月5日,《华盛顿邮报》报道,波兰和德国在边境政策上陷入升级争端,波兰甚至要在边界实施管制措施。这就像一出家庭伦理剧,表面上是一家人,背地里却互相算计。

波兰跟德国的矛盾由来已久。二战期间德国入侵波兰的历史阴影至今没有完全消散,加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两国在很多问题上都有分歧。现在面临外部压力,这些内部矛盾更容易被放大。

欧盟叫板中美的“迷之自信”从哪来

西班牙、塞尔维亚、匈牙利等国也开始有不同声音。这些国家要么经济实力相对较弱,要么地理位置特殊,面对中美压力时的承受能力和利益考量都不一样。匈牙利的奥尔班政府就一直对中国比较友好,认为没必要跟中国硬碰硬。

欧盟叫板中美的“迷之自信”从哪来

欧盟的决策机制也是个大问题。27个成员国要想达成一致意见,就像让27个人同时唱一首歌一样困难。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德国担心汽车出口受影响,法国怕农产品卖不出去,荷兰惦记着港口贸易,意大利还得考虑债务问题。这种情况下,想要快速应对外部挑战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方博弈的未来走向

从目前的态势看,欧盟正处在一个非常被动的位置。一方面要应对美国的贸易威胁,另一方面要处理与中国的经贸摩擦,还要维护内部团结,确实是个巨大挑战。

欧盟最可能的选择是"先美国后中国"的策略。毕竟在军事安全上对美国依赖更大,而且特朗普的威胁更直接。不排除欧盟在7月9日前突然跟美国达成某种临时协议,缓解来自西边的压力,然后再专心应对东边的挑战。

欧盟叫板中美的“迷之自信”从哪来

但这种策略的风险在于,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不是软柿子,如果觉得被欧盟背叛或者轻视,反制措施只会更严厉。稀土、新能源汽车、高技术产品等领域,中国都有足够的筹码。

总之,这场中美欧三方博弈还远没有结束,欧盟能否在夹缝中求生存,就看它的智慧和韧性了。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