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奋进的中等强国

当地时间10月13日晚,埃及总统府在沙姆沙伊赫和平峰会闭幕后发表声明,宣布由埃及总统塞西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同主持的“和平峰会”取得实质性成果。

峰会现场,二十多个国家的领导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埃及、美国、卡塔尔和土耳其四个斡旋方国家领导人签署《加沙停火协议全面文件》。

透过这场“和平峰会”,我们可以看到,以埃及、土耳其为代表的一批中等强国,正以更积极的姿态、更主动的作为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日益成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媒体:中等强国展现出奋进姿态

10月13日,“和平峰会”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

什么是中等强国?

中等强国泛指介于全球大国和一般国家之间,禀赋实力、地区影响、大国之志较强的国家。

从综合实力看,中等强国处于全球政治阶梯的中间阶层,拥有足以影响区域局势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实力,但尚未具备全球范围内的压倒性优势。这些国家多数基础禀赋良好、发展势头强劲,在全球经济和区域发展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从对外政策看,中等强国既非超级大国的附庸,也不满足于被动接受国际规则。它们普遍奉行“战略自主”原则,将国家利益而非阵营立场作为外交决策的核心依据,在大国博弈中保持相对独立的姿态,常利用自身优势组建各类多边机制。

从国际影响看,中等强国常常发挥主导地区、链接大国的特殊作用。目前,中等强国中既有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老牌发达国家,也有巴西、土耳其、沙特、埃及、印尼等新兴经济体。这些国家共同构成了全球权力结构的“中间支柱”,成为连接大国与中小国家的关键纽带。

中等强国展现出奋进姿态。

在当前大国博弈加剧、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各中等强国在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还积极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作用,深刻影响着百年变局的演进。

斡旋调停,影响地区局势。

今年以来,多个中等强国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斡旋调停地缘冲突,展现出了很强的存在感。

埃及成为“关键先生”。在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埃及以地区中等强国的担当主动扛起和平使命,完成“斡旋-主办-担保”全链条行动,成为这场和平进程中当之无愧的“核心协调者”。

其实,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埃及就始终处在劝和促谈的第一线,如今又凭借自身优势主办了二十多国领导人参加的和平峰会,国际曝光度和影响力大涨。

而在巴以冲突之外,埃及还曾呼吁恢复伊核谈判,防止以伊冲突升级;出席多哈特别峰会,提出构建阿拉伯版“北约”,主张地区国家联手对抗安全威胁……

媒体:中等强国展现出奋进姿态

埃及总统塞西。

土耳其大搞“调停外交”。早在2022年,土耳其就作为东道主主持了俄乌双方的首次面对面谈判,促进各方签署“黑海粮食倡议”。2025年,土耳其再次主持了俄乌之间的多轮直接谈判,推动双方达成换囚等实际成果。

此外,土耳其还曾监督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停火,促成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达成“历史性和解”,提出要在苏丹内战各派别之间进行调解……

可以说,土耳其通过一系列穿梭外交在多场地区冲突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地缘政治影响力日益提升。

媒体:中等强国展现出奋进姿态

5月16日,土耳其代表在伊斯坦布尔主持俄乌谈判。

沙特巧借优势开展斡旋。今年3月,美国代表团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先后与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举行会谈,就俄乌冲突问题开展协调。

沙特能在俄乌问题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其同俄罗斯、美国的特殊关系密不可分。作为“欧佩克+”的核心成员,沙特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合作紧密,关系深厚;作为美国在中东的传统盟友,沙特与美国也长期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凭借自身优势,沙特从单纯的能源大国转变为国际外交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调解者”。

多维发力,参与全球治理。

除了斡旋调停,各中等强国还在绿色能源、减贫发展、气候议题、经济合作等多边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绿色能源方面,南非通过其首创的《关键矿产与金属战略》,在国际舞台上确立了“绿色矿产领军者”的战略定位;沙特作为传统石油生产国,积极回应全球能源变革,在其“2030愿景”下着力布局新能源产业,试图在未来的绿色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减贫发展方面,巴西积极展现全球南方减贫知识交流平台的独特作用,今年8月成功举办了“中拉青年应对全球挑战——2025减贫营”活动,有效激发全球青年在减贫领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巴西在全球发展议题上的领导力。

在气候议题方面,巴西在2024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联合印度、南非等国提出“发达国家历史责任与发展中国家发展权平衡”的议案,成功将“气候资金落实”纳入会议核心议程,展现了拉美中等强国在气候变化议题方面的特色路径。

在经济合作方面,印尼作为东盟最大经济体,成功促成东盟与中美同时举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供应链安全议题上提出“东盟中心主义”方案,既避免了选边站队,又通过制定区域规则增强了自身话语权;巴西重启“南美国家联盟”,积极推动拉美货币“苏克雷”试点,摆脱美元依赖。

中等强国为何愈发活跃?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等强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活跃度显著提升并非偶然,而是时代背景与内在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国博弈带来了更大的战略空间。

长期以来,美国主导的单极霸权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他国家的战略自主性,而随着大国博弈持续升级,美国将其主要战略资源集中于对华竞争,对其他地区的关注和投入相对下降。

在此背景下,中等强国拥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和行动自由。

它们得以在两大力量之间寻求平衡,避免“选边站队”的困境,并利用大国竞争的缝隙,最大化地追求自身国家利益,提升地区和国际影响力。

“东升西降”催生了多元力量觉醒。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一历史性趋势打破了西方长期主导国际事务的格局,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加速发展。

力量对比的消长,极大地增强了全球南方国家的自信心和自主意识。

埃及、沙特、巴西等中等强国,作为全球南方的杰出代表,更强烈地感受到时代赋予的历史机遇,渴望在重塑国际秩序的进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全球性挑战呼唤更多元的解决方案。

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粮食与能源安全、人工智能治理等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已非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单独应对。传统以大国协调为主导的全球治理模式,在应对这些复杂挑战时显得力不从心。

这为中等强国发挥其“桥梁”和“催化剂”作用创造了充足需求。通过提出更具包容性和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中等强国得以在特定领域引领国际合作,填补全球治理的“赤字”。

维护自身利益的内在需求是根本动力。

归根结底,中等强国外交上的积极作为,源于其服务国内发展、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需求。

无论是沙特的经济转型,还是巴西致力于解决的国内贫困与不平等问题,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地区冲突降温,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正是这些国家为自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必然选择。

总的来看,中等强国不再是国际政治中的边缘角色,而是重塑21世纪世界秩序的核心力量之一。

世界多极化给中等强国带来了更大的作为空间,而中等强国则进一步推动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来源:九万里微信公众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