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时光已然过半,大洋彼岸的美国农村,一场别样的“秋收交响曲”正奏响。

这本该是农民们喜笑颜开、收获满满的时节,然而现实却如同一记重锤,敲碎了他们原本美好的憧憬。

美国农民们纷纷投身秋收工作,可今年的丰收却并未带来应有的喜悦,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九月,美国广袤的农田上,农民们陆续开启秋收大幕。

今年,美国农作物呈现出全面丰收的态势。

美国农业部在9月发布的报告中预测,由于种植面积的显著增加,到2025年,美国玉米产量有望达到创纪录的168.14亿蒲式耳,大豆产量预期也被上调至43亿蒲式耳,同样刷新历史纪录。

特朗普请中方买大豆,中方40天都没回,灾难出现,白宫准备大放血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9月14日,玉米收割已完成7%,大豆收割也已完成5%。

按常理,丰收意味着财富与希望,可美国农民们却丝毫感受不到这份喜悦,他们站在田间,望着满地成熟的农作物,满脸愁容,唉声叹气,尤其是那些以种植大豆为生的豆农们,更是愁眉不展。

美国大豆今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销售困境,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失去了中国这个庞大的买家。

往年,中国通常会大量采购美国新季大豆,成为美国大豆市场的重要支撑。

但今年情况截然不同,截至目前,中国对美国新季大豆几乎未下达任何订单,这对美国豆农而言,无疑是一场沉重的打击。

中国不再购买美国大豆,背后有着充分且合理的缘由。

其一,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战,成为中美大豆贸易的“绊脚石”。

为反制美国的关税政策,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了关税,这使得美国大豆的到岸成本每蒲式耳大幅增加了约2美元。

在价格竞争上,美国大豆瞬间失去了优势,根本无法与其他国家的大豆相抗衡。

其二,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行大豆进口来源多元化战略。

如今,中国不再将目光局限于美国大豆,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国家的大豆,以其物美价廉的特点,逐渐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中国大豆进口的新选择。

其三,中国实施的“大豆振兴计划”成效显著,国内大豆产能得到大幅提升。

同时,通过优化饲料配方,中国对大豆的整体需求有所降低,不仅减少了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对其他国家的大豆进口量也相应减少。

特朗普请中方买大豆,中方40天都没回,灾难出现,白宫准备大放血

美国农民痛失中国市场这一巨大“蛋糕”,却无处发泄心中的不满,只能将所有的怨气和怒火一股脑地撒向特朗普政府。

在美国的社交网站上,农民们对特朗普的咒骂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8月19日,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直接致信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信中,他对美国大豆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发出了紧急警报,并强烈呼吁政府尽快与中国达成协议,取消关税,以挽救美国大豆产业的颓势。

与此同时,美国农业州的共和党议员们也坐不住了,他们纷纷敦促特朗普政府在年底前尽快向农民发放经济援助,以缓解农民们的燃眉之急。

8月10日,特朗普曾通过他的社交媒体平台,公开呼吁中国大幅增加购买美国大豆,甚至希望中国能将采购量增至平时的四倍。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他还难得地放下身段,承诺会为此提供“快速服务”。

然而,40天过去了,中方始终未作出回应,特朗普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渐渐有些撑不住了。

特别是美国农产品销售受阻,资金无法顺利回流,导致农民们陷入经济困境。

阿肯色州的农民们甚至找到该州共和党议员哭诉,称他们连春季种子贷款都快还不起了。

特朗普请中方买大豆,中方40天都没回,灾难出现,白宫准备大放血

美国农村地区预计将爆发大规模的金融灾难,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白宫不得不做好“大放血”的准备。

近日,特朗普政府多次公开承诺将“很快”宣布救助计划。

17日,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证实,“很快会宣布一揽子计划”,并透露有可能通过“流入美国的关税收入”为农业提供救助资金。

其实,这一招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就曾使用过。

当时,美国农民同样遭受了巨大损失,联邦政府向农民发放了230亿美元的补贴,才勉强稳住了民心和支持率。

特朗普请中方买大豆,中方40天都没回,灾难出现,白宫准备大放血

如今,特朗普想如法炮制,也并非没有可能。

然而,补贴终究只是权宜之计,只能暂时缓解农民们的经济压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特朗普面前其实有一个绝佳的机会,那就是与中方达成贸易协议。

但前提是,美方必须答应中方的合理要求。

马德里谈判刚刚结束,美方心里很清楚中方想要的是什么。

只有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与协商,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让美国农业走出当前的困境,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这场因贸易战引发的农业困局,究竟会如何收场,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