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大结局了,大结局太不爽了。

很多观众应该跟我一样,看这部剧时,每一集都在期待下一集更爽,但每一集都等不到,一直到大结局也没能等到。

观众期待了36集的万海翻案、无罪释放、出狱,可大结局时,万海竟然死在了狱中。

这部剧全程缺少爽点。


博主:《以法之名》大结局太不爽了


01

人设缺少爽点。

洪亮,是全村唯一一个到省检察院当官儿的人。

他是靠自己一路刻苦读书,一路考试,才走出农村进入体制内,逆天改命的。

他是父母的面子,是全村的骄傲,是后辈的榜样。可是在老婆家,他像个唯唯诺诺的外人,岳父永远只是“老领导”。

妻子一家人让他辞职进国企,他满嘴应和着,可他明明是非常热爱自己的检察官事业的。

洪亮,明明是一个有理想有坚守的检察官,可他每次都装作一副老油条的样子,绝不出头,避免担责。前期一直挂在嘴边的话“我一个马上要脱制服的人,我就是来凑数的”。

这样一个检察官男主,总让观众觉得太过唯唯诺诺,不畅快。


博主:《以法之名》大结局太不爽了

再说说李人骏这个角色,他也是一个非常割裂的人。

一开始,他一门心思要把万海案办成铁案,为了去掉“代理”两个字。“官迷”人设,倒也算个性鲜明。

但从万海案尘埃落定后,他就突然开始觉醒。

不顾谢鸿飞的劝告,开始着手自己查案子,最后也算是被他查明白了。


博主:《以法之名》大结局太不爽了


从李人骏大张旗鼓觉醒重查万海案开始,从他对谢鸿飞说“我要抗诉”开始,从他反思自己“那我像不像是黑社会的保护伞”开始,从他说“会不会是陈胜龙用司法手段想要彻底扳倒万海”开始……

我以为这个角色对后期的案件突破一定是有推动作用的。

结果,李人骏查明白了案子,神神叨叨的反思了很久后,并没有什么实质行动。甚至因为妻子柳韵的几句话,又开始当起了“鸵鸟”。

直到他亲眼目睹光天化日之下,王彧在他眼前被枪杀,他才不得不全部交代。那他之前天天神神叨叨的回想、反思、重查万海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这是《以法之名》在角色塑造上,让我觉得缺乏爽点的原因。


博主:《以法之名》大结局太不爽了


02

剧情缺乏爽点。

乔振兴可以说是《以法之名》中的“白月光”。

他是一直坚持万海案有问题,并且顺着万海案第一个查到熊磊、查到“131枪击案”的检察官;他是一直坚持维护司法公平正义的检察官。

可他却是第一个死的人。

被黑暗笼罩的东平容不下正义之光,好,乔振兴也确实很难活下去。


博主:《以法之名》大结局太不爽了

可他死了,被污蔑陷害,竟然连个尸体都要被烧掉。那个电话还是因为洪亮打给了李人骏。

观众都觉得,乔振兴的尸体一定被提前转移了,否则,洪亮怎么可能冒那么大风险打那个电话?

可是没有,乔振兴的尸体就是被烧了,没有提前布局,没有大反转。

除了乔振兴,最让观众意难平的,就是万海。


博主:《以法之名》大结局太不爽了

因为抢矿,万海被诬陷为黑社会,从第一集就蹲监狱蹲到了最后一集。

因为处处被监视、威胁,面对专案组的调查,万海一直没说实话。直到他确定了儿子万潮是安全的以后,他终于决定为自己申诉,和他们硬刚到底。

他要来了纸和笔。

就差一步,他就可以为自己申诉,就可以翻案、出狱、和家人团聚。

可他的药被监狱的护士换了,他终究没能等到正义的到来,死在了黎明到来的前一刻。

观众等了这么久,不就想看万海翻案,不就是想看正义到来的那一刻吗?

可是最后只有真相,没有正义。


博主:《以法之名》大结局太不爽了

写在最后。

这部剧一开始,我真的挺喜欢看的。演员全员演技派,剧情由万海案入手,展开扫黑除恶的主线。

可是越看越觉得太过拖沓。

剪辑上,用了太多闪回,好像把观众当傻子,尤其是在李人骏的角色上。

其实真的不用,演员演技足够,只需要一个表情、一个眼神,观众就能自己想到角色的心理活动。

剧情上,案情推进,大部分靠反派主动“送”。


博主:《以法之名》大结局太不爽了

最后,程子健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律师,主动交代的原因,竟然因为是个“恋爱脑”?

《以法之名》挺真实的,不管是在人性的刻画上,还是剧情的发展上。但太真实了,就让人觉得缺乏戏剧冲突,缺乏爽感。

现实有很多无奈的地方,观众还是想在影视剧中得到一点爽感的。

综上,我觉得《以法之名》有些烂尾了....看的难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