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人不是被事情困扰,而是被对事情的看法困扰。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他们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听不得任何一点负面评价;

受一点批评就习惯性反驳,遇到点挫折就自怨自艾。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作“消极的认知偏差”:认知过程中的负面思维,容易导致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低估或歪曲。

所以认知越低的人,往往自尊心越强。

01

  • 认知越低,越急于证明自己。

窦文涛曾在《圆桌派》里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受朋友邀请去主持一场婚礼。

婚礼前,准新郎特意飞到北京找窦文涛,再三叮嘱:

“我和亲戚们说,你是我哥们儿,听说我结婚,拦都拦不住,非要来帮我主持婚礼。

你给我个面子,千万别说你是我花钱请来的。”

婚礼极尽排场,轰动全城,然而结束后,新郎却哭着说,这场婚礼是假的。

年少时因为贫穷饱受白眼的他,只不过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别人看得起他。

哪怕撒谎,也要得到别人的认可。

作家雾满拦江说:于别人目光中纠结与痛苦,并非自尊,而是认知扭曲的迷障。

一个人认知越低,越需要别人的“好评”来维护自己的自尊。

当你内核够稳,就不会被别人的三言两语左右自己。

杨天真放弃经纪人这份光鲜的职业,去做大码女装博主时,遭到许多非议。

当时有人言辞尖酸,说她在经纪人圈子里混不下去了,不过是换赛道捞快钱。

杨天真从不把说法当回事,而是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她说:“人们在意别人的看法,不是因为太闲,就是内心虚弱,当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时,你是不会在意这些评价的。”

很多人面对外界的恶意,总会想方设法去解释。

但你的自证,不过是在讨好一个因自己的偏见而对你释放恶意的人。

认知越高,越不把别人当回事。

你只有再也不从自身之外寻求肯定,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02

  • 认知越低,越自以为是。

人对对错的四种态度,对应四种境界:

最高境界是:我知道我错了,并且我勇于承认、立马改正;

较高的境界是:我知道我错了,我也承认,但是我不愿意提;

较低的境界是:我知道我错了,但是我不承认,你也不能说;

最低境界是:总觉得别人是错的,从来不觉得自己是错的。

生活中最容易碰壁的,往往是后两类人。

美国人际管理大师吉格,早期事业小成时,开始目空一切。

他整天不是挑剔同事的过失,就是吐槽客户的严苛。

但凡谁跟他争辩几句,他必定会暴跳如雷。

久而久之,身边人都对他避之不及。

人际关系太差,导致他5年时间换了17家公司,而这,也令他陷入巨大的财务危机。

直到后来新公司一位领导提醒他:

你应该多去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而不是一天到晚试图赢过别人。

吉格这才醒悟过来,此后他不再处处与人争锋相对,而是学会接纳别人的意见。

几年以后,深谙沟通技巧的他,基于自己的经历,创立人际关系课程,成功登顶畅销榜第一名。

心理学上有个“达克效应”

越是能力欠缺的人,越会得出自己认为正确但其实错误的结论,并且无法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越是高段位的人,越不会热衷维护自己的“正确”,而是虚心接纳不同的意见。

沈尹默是著名的书法大师,早在浙江任教时,就已名扬四海。

他与陈独秀首次会面时,陈独秀就毫不客气地指出沈尹默的书法“其俗在骨”。

并建议他,在娴熟清醇的帖学基础上,参以沉雄苍拙的北碑,以改变柔弱媚俗的笔法。

对于一个书法家而言,被人评价自己的书法俗气,是不小的打击。

沈尹默却没有生气,而是认真接受了陈独秀的批评,并开始发愤钻研书法。

他注意指实掌虚腕平的执笔法,每日取一刀尺八纸练习,经过长达三十年的努力,最终突破了自己。

三毛曾说:一个肯虚心吸收观察一切,经常反省、审查自己缺点的人,在求智慧上要来得快速得多。

当一个人层次高了,认知广了,就不再固执己见,而能做到兼听并蓄。

这看似是对“自我”的放弃,实则是人生新境界的开辟。

03

  • 认知越低,越受不得挫折。

饶雪漫的小说《离歌》中,有位叫毛北的男孩,一直非常优秀。

他成绩优异,同学羡慕,爸妈宠爱,一路走来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挫折。

高考前,他信誓旦旦在朋友面前立下誓言:“我将来一定要考入北大。”

可高考那天,他竟然忘了带准考证。

他急急慌慌跑回去拿,等再赶到的时候,已经迟到,无法进场了。

错过了一门考试,毛北觉得天都塌了。

一回到家,他就把自己锁在房间,父母怎么叫也不出来。

崩溃的他,连后面的几门考试也干脆都放弃了。

高考当晚,毛北留下一封遗书,然后从窗户一跃而下。

遗书上只有短短一行字:我是个失败者。

让毛北丢了性命的,不是失败本身,而是他对失败的看法。

就如心理学家埃利斯所讲:人不是被事情困扰,而是被对事情的看法困扰。

一件事,在这个人眼里不是事,在那个人眼里却是天大的事。

区别就在两人的认知不同。

认知低人的短视,他们往往只能看到眼前的困难和挫折,而无法看到更长远的机会和希望。

认知层次越高,越不会被情绪击垮,反而能接受生活中的不如意,并从中寻找进步空间。

倪萍刚进央视工作时,哪怕犯一点小错,都会被领导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她却并不懊恼,反而觉得自己本来就能力不足,领导指出来,是在帮助自己。

余华当初写作时,被拒稿多次,退稿的信件在家中堆积成山。

他也并未灰心,反而越挫越勇,以数倍的努力继续坚持写作,终于熬成了知名作家。

作家塔勒布曾在《反脆弱》中,提出过两种人生状态:

第一种人像玻璃球,遇到挫折,掉到地上,摔得粉身碎骨;

第二种人像橡胶球,摔到地上不仅不会坏,反而弹得更高。

前者一旦受挫就陷入对自我的消极评价,从此一蹶不振。

后者的思维却充满弹性,既然一切都未确定,那就多给自己机会去学习和成长。

认知越高的人,越不在乎自尊心。

他们能承受一时的失败,忍耐漫长的低谷,最终救赎自我,成就自我。

韩寒曾说:自尊心极强的人,其实是非常软弱的。

因为他们没有建立一套自己的认知体系。

内核不稳,就容易患得患失,逆商不足,就容易自我放弃。

所以,当你感觉到内耗、陷入自我怀疑,要做的不仅是默默积蓄实力,还要提升自己的认知。

当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自能有条不紊面对一切,劈山凿河,春风化雨。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