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伙计们,今天我要和你们掏心窝子说说心里话。十年前我拖着行李箱从河南老家来北京时,可没想到能在这50平的小两居里扎下根来。
儿子结婚那年我刚退休,老伴儿走得早,原本想着在老家种种花养养鸟,结果孙子一落地,儿子电话里那句"妈,您得来帮帮我们"让我连件厚棉袄都没顾上收拾就上了高铁。
现在想想,这十年就像坐过山车似的。
刚来那会儿,儿媳坐月子时我熬的鱼汤咸了半勺,她红着眼圈说"妈,北京人讲究清淡",我蹲在厨房抹眼泪;小孙子三岁那年打碎花瓶,我急着护孩子说"碎碎平安",儿媳妇却坚持要让孩子自己说对不起。
可你们知道吗?就这么磕磕绊绊十年下来,上周儿媳生日居然给我买了件羊绒衫,拉着我的手说:"妈,这个家多亏有您撑着。"
要说我有什么诀窍,其实就两条:管住嘴、迈开腿。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招:管住嘴的学问】
刚来北京那阵子,我可没少栽在"嘴快"上。记得有回周末,小两口带孩子去游乐园,我看着儿媳给孙子穿的新鞋嘀咕:"这鞋底太薄,容易崴脚。"
就这一句话,儿子当场黑了脸,儿媳转身就进了卧室。那天晚上我听见小两口在阳台吵架,儿媳那句"在你妈眼里我永远都不会带孩子"像根针似的扎在我心上。
后来我给自己定了三条规矩:孩子的教育不插嘴,小两口的私事不打听,看不惯的习惯不念叨。有次看见儿媳给两岁的孙子喂冰淇淋,我指甲都快掐进手心肉里了,硬是咬着牙转身去厨房刷碗。
结果第二天孩子拉肚子,儿媳主动来找我:"妈,您说这冰淇淋是不是喂早了?"您瞧,等他们自己碰了钉子,反倒愿意听老人言了。
现在我常跟老姐妹说,咱们这代人带孩子的经验就像老陈醋,得等人主动来蘸。
上个月儿媳加班,孙子非要把乐高颗粒塞鼻孔里,我愣是等到医院处理完才开口:"要不咱们把细小玩具单独收个盒子?"这回儿媳妇听得直点头。
【第二招:迈开腿的智慧】
要说这第二招,还得从六年前那场大雨说起。那天我去幼儿园接孙子,路上摔了一跤,膝盖肿得老高还硬撑着做饭。
晚上儿子看见我敷着膏药,急得直跺脚:"妈您不舒服就说啊!"第二天小两口非要带我去医院,结果检查出骨质疏松,医生开了三盒钙片。
打那以后我算是明白了,在儿子家不能当老黄牛。现在我每天雷打不动六点去小区跳广场舞,周末铁定要去老姐妹家串门。
上个月儿媳要出差,我提前半个月就打招呼:"那周我和王阿姨约好去潭柘寺,你们得自己想办法。"您猜怎么着?小两口商量着请了育儿假,反而体会到了带娃的不容易。
最让我得意的是去年装修的事。儿子想把客厅隔出个书房,我二话不说收拾行李回老家住了两个月。
等再回北京时,看着改造好的房间,我当着全家人的面说:"这书房真敞亮,就是缺个能反锁的门——等孙子写作业时,奶奶也好躲清静。"逗得全家哈哈笑,其实我是告诉他们:老太太也需要自己的空间。
【十年磨出来的相处经】
前几天收拾衣柜,翻出十年前带来的蓝布衫,儿媳非拉着我去商场换了件碎花旗袍。镜子前她给我整理衣领时说:"妈,您看这花色多衬您。"
我鼻子突然就酸了——十年前那个因为洗碗用太多水和我怄气的小媳妇,如今会留意我穿什么衣裳好看。
要说这十年最大的感悟,就是婆婆不能太把自己当"妈"。儿媳妇切水果我夸刀工好,她教孙子背古诗我当忠实听众,就连她买贵了菜我都说"现在菜价是涨得厉害"。
有回和老姐妹视频,她笑话我:"你这哪是当婆婆,分明是当客人。"我回她:"客客气气才能长长久久啊!"
眼下孙子都要上四年级了,儿子悄悄问我:"妈,等小宝上初中了,您还回老家吗?"我指着阳台上新买的月季说:"没看见我连花盆都换成大的了?"
其实心里门儿清,家和万事兴的秘诀,不就是婆婆懂得什么时候该近,什么时候该远嘛!
老姐妹们常问我难道没有委屈的时候?哪能没有呢!看见儿子给儿媳夹菜心里泛酸,听着小两口说走就走的旅行也会落寞。
可转念一想,当年我婆婆要是住家里,估计我早掀桌子了。将心比心,现在年轻人活得也不容易。
前两天社区搞"好婆婆"评选,我得了朵大红花。站在台上我说:"哪有什么好婆婆,不过是跌跌撞撞学会装聋作哑的老太太。"
台下儿媳妇笑得最大声,散场时她挽着我说:"妈,明儿教我做您拿手的萝卜糕吧?"您说,这日子是不是越过越有滋味?
各位老哥哥老姐姐,您要是也在儿女家带孙子,不妨试试我这"两招半"。管住嘴能少生多少闲气,迈开腿才找得着自己活法。
说到底啊,咱们这把年纪了,图的不过是个热热闹闹的团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