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体宣布成立“美国党”后,马斯克紧锣密鼓地公布了自己的工作计划。
当地时间7月6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支持总统候选人并不是一个“不可能”的选项,只不过他未来12个月将重点关注美国国会。
对此,特朗普当天做出回应,表示马斯克可以从成立“美国党”这件事中“找点乐子”,但这种行为“实属荒谬”,并称他对马斯克近期的“脱轨”行为感到“很难过”。
从全力支持特朗普重返白宫,到如今成立“美国党”意图与特朗普分庭抗礼,马斯克和特朗普之间的裂痕明显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作为曾经的盟友,马斯克和特朗普究竟为何会走到这一步?
坦率地讲,马斯克和特朗普分道扬镳这件事并不令人意外,毕竟两人本就存在思想、观念上的差异,这一点在对华态度上尤其明显,特朗普主张对华采取强硬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而马斯克的对华态度则相对务实。
事实上,马斯克退出政府效率部之前,就和特朗普有了矛盾,前段时间还发生过骂战,但最终以马斯克服软求和落幕,但随着特朗普全力推动并签署“大而美”法案,两人之间勉力维持的平静被打破。
换句话说,特朗普刚刚签署通过的“大而美”法案,是“特马”两人彻底决裂的导火索。
而究其原因,“大而美” 法案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的内容,预计每年可能给特斯拉造成约12亿美元的损失,触及了马斯克的商业利益,使其不得不尝试用政治手段捍卫自己的商业版图。
那么问题来了,尽管马斯克7月5日已经在社交媒体宣布成立“美国党”,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口号,马斯克最终是否能将“美国党”变为现实?
老实说,可能性其实很小。
第一,按照美国相关规定,成立一个新政党的流程非常复杂,不仅要有足够的支持者和金钱,还要有一个完整的政党架构,并且最终还要交由美国选举委员会注册认定。
作为商业大佬,即便马斯克有充足的资金,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他所谓的“美国党”既没有党纲细则,也没有基层组织。
更何况,他仅仅通过X 平台的投票结果,就认定65.4%的美国民众支持其成立“美国党”,这本就存在抽样偏差。
如果连成立政党的前提条件都无法满足,马斯克又怎么可能成立新政党?
第二,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围剿。
上文提到了,即便满足了成立政党的先决条件,但最终还是要经过美国选举委员会进行注册,在这一过程中,两党很可能会联手向马斯克发起法律挑战,拖延注册进程。
自1853年以来,由民主共和两党轮流坐庄领导美国的局面,已经延续了近两百年,对于美国的影响力度可想而知。
有专家直言,美国所有州的法律都偏向于民主共和两党,并“尽可能”阻挠第三个政党出现,想在这种环境下创建“美国党”,马斯克将遇到阻碍已经不言而明。
必须指出一点,美国过往的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第三党,比如美国亿万富豪罗斯·佩罗就曾在1995年创建“改革党”,但最终没有掀起任何水花。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便马斯克成立“美国党”,他也很难改变当前美国的政治局面。
第三,投资者反感。
就在特朗普宣布成立“美国党”当天,也就是7月5日,特朗普的盟友、风险投资家詹姆斯·菲什巴克宣布,其名下的投资公司将推迟推出一支和特斯拉挂钩的指数基金。
至于原因,菲什巴克认为马斯克作为特斯拉的首席执政官,其第一要务是为员工、股东负责,而不是成立“美国党”,这将分散他的“注意力”和“精力”。
菲什巴克呼吁特斯拉董事会“立即”召开会议,称他相信如果马斯克无法全力为特斯拉工作,那么董事会就会“采取适当行动”。
不可否认,作为特朗普的盟友,菲什巴克的行动存在迎合特朗普的可能,但从此前马斯克任职政府效率部时曾引发特斯拉股东不满的情况来看,菲什巴克的表态也不是没有道理。
如果特斯拉股东联合起来让马斯克在“美国党”和特斯拉之间做选择,马斯克大概率可能会放弃“美国党”,毕竟此前马斯克退出政府效率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安抚特斯拉的股东,平息他们的不满。
当然,即便成立“美国党”不成功,马斯克的这一“壮举”也将会对美国产生一定影响,其争取“中间选民”的设想,可能会迫使两党争夺独立选民,甚至有可能使民主共和党暂时放弃意识形态的对抗,转向“务实竞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