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晚,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称,公司将被取消上市地位。曾经的“宇宙房企”股价停留在0.163港元。

确定退市,“万亿”恒大落幕,许家印、丁玉梅等被追讨超400亿元股息及酬金,全球范围超500亿元资产被冻结

历经4年风波,曾经的“宇宙房企”迎来了资本市场终章。

8月12日晚,中国恒大公告,公司收到联交所发出的信函,表示基于公司未能满足联交所对其施加的复牌指引中的任何要求,且股份一直暂停买卖并未于2025年7月28日之前恢复买卖,联交所的上市委员会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1)条已决定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

股份上市的最后一天为2025年8月22日,并将于8月25日上午9时起取消股份上市地位。中国恒大表示,公司无意就上市委员会作出取消上市地位的决定申请复核。

确定退市,“万亿”恒大落幕,许家印、丁玉梅等被追讨超400亿元股息及酬金,全球范围超500亿元资产被冻结

此前报道资料图

将被取消上市地位

公告显示,8月8日,该公司收到联交所发出的信函,表示公司未能满足联交所对其施加的复牌指引中的任何要求,且股份一直暂停买卖并未于2025年7月28日之前恢复买卖,联交所上市委员会根据上市规则已决定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股份上市的最后一天为2025年8月22日。

公告提示,最后上市日期后,尽管股份仍然有效,但股份将不会在联交所上市,也不可在联交所买卖。此后,公司将不再受上市规则监管。在公司取消上市地位前,清盘人拟向公司的持份者提供一份报告,概述公司于2024年1月29日至2025年7月31日期间的清盘进度。

确定退市,“万亿”恒大落幕,许家印、丁玉梅等被追讨超400亿元股息及酬金,全球范围超500亿元资产被冻结

中国恒大表示,公司无意就上市委员会作出取消上市地位的决定申请复核。这也意味着,恒大约16年的上市之路将正式终结。

许家印、丁玉梅等被追讨超400亿元股息及酬金

全球范围超500亿元资产被冻结

今年3月,中国恒大清盘人起诉创始人许家印、许家印前妻丁玉梅、前行政总裁夏海钧及多家相关公司共7名被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香港高等法院获取的起诉书显示,清盘人认为被告在管理中国恒大期间,因批准了2018至2020年的年度财务报表,以及批准2019至2021年未经审计的中期财务报表,涉嫌违反责任,因此提出索赔。

确定退市,“万亿”恒大落幕,许家印、丁玉梅等被追讨超400亿元股息及酬金,全球范围超500亿元资产被冻结

去年,恒大系的恒大地产财务造假已被坐实。恒大地产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方式财务造假,导致2019年、2020年恒大地产虚增收入和利润。

确定退市,“万亿”恒大落幕,许家印、丁玉梅等被追讨超400亿元股息及酬金,全球范围超500亿元资产被冻结

此外,清盘人也早已向许家印、丁玉梅、夏海钧等个人及相关公司起诉追讨约60亿美元(约438亿元人民币)的股息及酬金,香港高等法院裁定冻结前述人士全球范围内共600亿港元(约550亿元人民币)资产,并要求其遵循披露资产令。

从“万亿”到落幕

历经4年风波,曾经的“宇宙房企”迎来了资本市场终章。

2009年11月5日,中国恒大在香港上市,并以超700亿港元的市值一举成为当时在港上市的最大内地民营房企。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中国恒大的销售规模也节节攀高,2016年以3734亿元的销售规模问鼎行业,同步跻身世界500强,总资产也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2017年,中国恒大再攀新高,实现总资产17618亿元、核心净利405亿元、销售额超3700亿元,均位于行业第一;创始人许家印也以2900亿元的身价位居胡润百富榜之首,首次成为中国首富。

然而,巅峰之后是转折。

2020年,中国恒大提出降负债、控规模的发展战略,但大厦将倾之势已难以挽回。2021年,中国恒大的流动性危机也随着商票兑付难题曝光,当年9月中国恒大财富即爆雷,12月即全面开启境外债务重组。此后,由于恒大物业发现134亿元资金被占用一事,“恒大系”上市公司开启了长达500余天的停牌。

2023年7月17日,中国恒大披露了2021和2022两个财务年度的经营数据,合计超8000亿元的天文数字亏损额度也刷新了中国企业最高亏损纪录。2023年8月28日,停牌17个月的中国恒大复牌,股价大跌近八成,成为“仙股”,总市值仅剩46.22亿港元。同时,伴随着恒大地产、许家印的先后被调查,中国恒大推进两年有余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始终难以落实。

这之后,一纸清盘令翩然而至。2024年1月29日上午,香港高等法院举行中国恒大清盘聆讯,法官现场裁定中国恒大清盘。同日,高等法院任命了中国恒大的清盘人。恒大也成为港股上市公司中最大的清盘案件。

清盘程序持续推进

有熟悉香港上市规则的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恒大被除牌退市的“靴子”落地,可以说是一个“符合预期”的结果。在香港股票市场,长时间停牌的股票将面临退市的风险。根据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中“快速除牌”机制规定,若主板公司的证券连续停牌18个月,香港联交所可取消有关公司的上市地位。上市公司须在停牌后18个月内满足复牌指引要求,方可向香港联交所申请恢复股票交易。中国恒大自2024年1月29日被香港高等法院颁令清盘起停牌,复牌期限已于2025年7月28日届满,由于无法满足复牌指引要求的条件,最终被除牌无可避免。

回顾恒大的清盘历程,香港高等法院在去年1月颁布命令清盘,并委任了安迈顾问有限公司的Edward Simon Middleton(杜艾迪)及黄咏诗为中国恒大的共同及个别清盘人。随后,中国恒大多家子公司也陆续收到清盘令,如间接附属公司天基控股有限公司、直接附属公司CEG Holdings (BVI) Limited。

此前,中国恒大在季度更新公告中称,考虑到公司的债务水平以及集团业务和营运所面临的挑战,在公司缺乏重大新投资的情况下,清盘人目前尚未觅得可促成公司满足复牌指引并恢复股份买卖的重组方案。

有业内人士认为,除牌不影响中国恒大清盘程序的正常进行,清盘人将继续履职。此外,中国恒大除牌不直接影响地产公司运营,公司应该一如既往地做好“保交楼”工作。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未来将是大浪淘沙的过程,稳健经营、长期经营、财务健康的企业将会被保留下来,这也是房地产行业新发展模式的结果。

来源:中国商报、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证券时报等

(来源:极目新闻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