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日深夜到12日凌晨,阿富汗塔利班与巴基斯坦再次爆发武装冲突,按照阿塔的说法,他们只死了9人、伤10多人,打死58名巴基斯坦士兵,还缴获了大批武器;而巴基斯坦则宣称己方只阵亡23人,但打死打伤了200多名阿塔武装分子。

“巴基斯坦塔利班”有何来头

双方的冲突可谓愈演愈烈,不过这场冲突的根子其实不是阿富汗塔利班,而是“巴基斯坦塔利班”(简称巴塔,TTP)。这次的冲突,正是由于巴塔先伏击巴军的巡逻队,才引起的。

那么,这个所谓的“巴基斯坦塔利班”到底有啥来头呢?

从组织架构来看,巴基斯坦塔利班并非铁板一块的统一武装,而是由数十个部落武装组成的松散联盟,但在看似分散的架构下,始终存在强有力的集权核心。

其最高决策机构叫“舒拉委员会”,有10到15个核心成员,负责定战略、协调各分支行动、分资源,现在的首领努尔・瓦利・马哈苏德,就是靠掌控这个委员会稳稳掌权。舒拉委员会下面还有军事、情报、财务这些专项小组,其中军事小组直接管着“机动战斗部队”——这支部队有2000多精锐,是实施重大袭击的主力。

“巴基斯坦塔利班”有何来头

图注:巴基斯坦塔利班而是由数十个部落武装组成的松散联盟

各地区的分支相对自主,里头最活跃的是马哈苏德部落武装、奥马尔部落武装和哈卡尼网络分支。马哈苏德部落武装待在南瓦济里斯坦,擅长搞城市爆炸和自杀式袭击;奥马尔部落武装控制北瓦济里斯坦,主要负责从边境往巴基斯坦渗透;哈卡尼网络分支因为跟阿塔关系特殊,专门管跨境的后勤和情报传递。

这种“核心集权+分支自治”的架构,既保证了战略行动的统一性,又赋予分支根据本地情况灵活作战的能力,让巴基斯坦安全部队的清剿行动屡屡陷入“打而不死”的困境。

巴塔的核心诉求,一直围绕“宗教和政治”两方面,但其主张也随着局势演变不断调整。2007年刚成立时,该组织明确提出要在巴基斯坦开伯尔-普什图省这些部落地区,建一个严格按伊斯兰教法管的“伊斯兰酋长国”,废掉巴基斯坦现在的世俗法律,还要求军队撤出部落地区。这一诉求直接触及巴基斯坦国家主权,成为双方长期对抗的根源。

“巴基斯坦塔利班”有何来头

图注:2014年后,巴军加大清剿力度,巴塔活动空间有所收缩

2014年后,巴军加大清剿力度,巴塔的诉求分成了短期和长期。短期想让巴政府放了被俘的成员、停止用无人机炸他们、在部落地区实行伊斯兰教法;长期层面,仍坚持推动巴基斯坦成为“伊斯兰国家”,把影响力扩到所有普什图人住的地方。

谈及巴塔,就绕不开它与阿塔的关系。论出身,两者是“一家人”——都是普什图族,信的意识形态也一样,早年连训练营地、武器补给线都共用。2001年美军打阿富汗,很多巴基斯坦籍的武装人员与阿塔一起,撤到了巴基斯坦部落地区,成了阿塔的“外围帮手”。

但2007年巴塔正式成立后,巴阿双方人员的分歧就暴露出来了。最核心的不一样是:阿塔以夺取阿富汗国家政权为核心目标,而巴塔专注于颠覆巴基斯坦现政,目标不同,打法和重心自然也不一样。

“巴基斯坦塔利班”有何来头

图注:2021年阿塔重新掌权后,阿塔与巴塔的分歧愈发明显

2021年阿塔重新掌权后,分歧更明显了。阿塔要顾国际形象,想让其他国家承认它,所以公开说“不允许任何人用阿富汗的地盘威胁别国”;可巴塔想靠阿富汗当“安全屋”,扩大对巴基斯坦的袭击,两者的利益直接冲突。

不过,毕竟是一个民族、信一个教,双方私下还没断联系。阿塔内部很多普什图族成员同情巴塔,有些高层早年还支持过巴塔,所以阿塔清剿境内的巴塔营地时,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表面上动动手,实际没往死里整。

巴塔能变成引爆巴阿矛盾的“火药桶”,本质是它“跨两国生存”的特点,跟巴阿本来就有的矛盾缠到了一起。

一方面,巴塔“打一枪换一国”的战术,让巴阿没法算清责任。它把阿富汗当后方,从阿富汗冲去巴基斯坦搞袭击,完了马上撤回阿富汗。巴军要报复,只能越境打,可这又会让阿塔跳出来说“你侵犯我主权”,反过来报复巴军。

“巴基斯坦塔利班”有何来头

图注:巴塔从阿富汗越境袭击巴基斯坦

这次巴阿边境冲突,就是因为巴塔在古勒姆袭击巴军,巴军去阿富汗炸巴塔营地,阿塔才反过来打巴军哨所的。

另一方面,阿塔对巴塔的“暧昧态度”,把巴基斯坦的耐心也磨没了。巴基斯坦多次让阿塔清剿境内巴塔,但阿塔始终以“需要时间”“避免平民伤亡”为由拖延,实则担心清剿巴塔会引发内部普什图族成员的不满。这种“嘴上答应、实际不动”的做法,让巴基斯坦从最初的好好谈,变成直接动武,双方矛盾越积越深。

更麻烦的是,巴塔还跟巴阿之间的“杜兰德线争议”绑在了一起。阿塔从来没承认过英国殖民时期划的杜兰线是两国边界,而巴塔主张“普什图人住的地方自己管”,这刚好跟阿塔对“杜兰德线”的态度对上了。

“巴基斯坦塔利班”有何来头

图注:杜兰德线将普什图族聚居区一分为二,导致巴阿两国长期存在领土争议

阿塔虽未公开支持巴塔的分裂诉求,但常以“杜兰德线不合法”为由,反对巴基斯坦在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这使得巴塔问题与边界争端形成“共振效应”,让巴阿矛盾更难化解。

从当前局势看,巴塔这颗“火药桶”短期内仍难拆除。只要阿塔与巴塔的复杂关系没有根本改变,只要巴基斯坦无法彻底消除巴塔的威胁,巴阿边境的冲突就可能反复上演。

而对于巴基斯坦而言,如何在打击巴塔与维系对阿关系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其面临的最棘手难题——毕竟,军事打击能摧毁巴塔的营地,却无法根除滋生极端主义的土壤,更无法化解与阿富汗之间数十年的历史积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