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恍然大悟,东风41只是序章,重头戏东风61震撼登场,九三阅兵圆满结束,眼见我方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公开亮相,白宫真正担心的已经成为现实,五角大楼彻夜难眠,东风51消失不见,关键时刻,特朗普说了一句话。
东风61作为亮相于“九三”阅兵场的我军新型战略洲际弹道导弹,也是我方战略打击模块中陆基核武的“急先锋”。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陆基核武中,有机动发射和地下固定发射两种模式的核武,而在此次活动期间,作为核导弹第一方队的两款陆基柱石之一,东风61刚一出现,便引起了舆论的关注,我方称之为“国之重器,压舱基石”。
而在一些美媒眼中,这款导弹则是东风41的“继承者”,将对敌方防空系统构成非常重大的挑战。
不得不说,一些外国媒体的嗅觉还是挺灵敏的,这么快就将视线转移了过来。事实上,有关东风41“继承者”的传言早在2 0 2 0年的时候就已经在舆论上传开了,当时大多数人认为,由于东风 41 在动力和机动性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所以我方应该很快就会推出一款改进型号来进行补充。
那个时候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美国空军上将安东尼科顿就在一次闭门听证会上告诉国会议员,我方正在开发“新一代移动洲际弹道导弹”。
而国内的一些人则认为该型导弹应该会被叫作东风45或者东风51,同样会采用公路、铁路机动发射。甚至预估了这款“新型导弹”的起飞重量为112吨,有效载荷重3.6吨,有效射程1.4万公里,并配备7到14枚100万当量的核弹头。
结果没想到现在这款导弹的确是造出来了,只不过不叫东风45或东风51,而是跳过了51的编号,直接叫东风61。
这明显有些超出了外界的预料,因为我方的武器命名规则一直都有自己的方式,从东风 21 到东风 31 再到东风 41,虽然导弹的类型不同,但编号保持了一定的顺序。这一下忽然从“41”直接跳入“61”,中间少了个“51”的编号,不免让人啧啧称奇。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倒也没有那么复杂,要么是东风61完全就是一款全新的导弹,不是从东风51上改进而来,所以需要采用全新的编号。
就像鹰击12之后就直接是鹰击21一样,这种间的鹰击15、鹰击17、鹰击19等新型导弹也同样是在今年“九三”活动期间才公开亮相。
至于东风61是不是东风41的“继承者”,这并不重要,因为东风41同样是我国现役的主力洲际导弹,东风61服役后,也会成为我国三位一体核打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该型导弹初次亮相,所以外界对其知之甚少,据多方推测该型导弹的基础射程约在2.6万公里,最大飞行速度或可达到35马赫,采用了成熟的惯性制导、激光雷达和卫星制导等复合制导技术。
如果真的是这个技战术指标的话,那么这对我军的战略打击能力来说,又会是一次质的飞跃,因为目前全球现役的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其实都在2万公里之下,就算是俄罗斯的“萨尔马特”也就只有1.8万公里。
而且由于我方在信息技术和高超音速技术上要远胜过俄罗斯,再加上比俄罗斯格洛纳斯导航系统更为强大的“北斗”导航系统深刻参与到导弹的引导过程,也就更加强化了东风61的打击稳定性。
另外,我方在开发东风41的时候,就已经在弹体中采用了新型复合材料,可以有效降低雷达反射信号,极大地增强导弹的隐身性和突防能力。那么最新型号的东风61势必也会继承这些优势技术。
在多弹头方面,新型东风61也会是弹头小型化技术的受益者,据悉该型号导弹在搭载多弹头方面,可能会达到惊人的20枚。若是再融合高超音速滑翔技术,势必会进一步提高其战时突防能力。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其实一直对我方的导弹噤若寒蝉,时时刻刻都在想办法应对我方不断增强的战略打击能力。
特朗普上任以来也是连出两招,一方面,加快构建“金穹“空天一体防御系统;另一方面又老调重弹,拉着俄罗斯想扼杀我方的核能力。
但特朗普万万没想到,我方不仅拿出了新型战略核武器,就连普京都不远万里,来围观我方国防建设的新成就。
这就使得当远在白宫的特朗普谈及“九三”阅兵时,也只能模棱两可地来了句“我们和中国的关系很好”,并连用三个“不”字来否定有关我方阅兵会对美国“构成威胁”的言论。
当然,我们无法确切知晓特朗普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的具体心态,但无论如何,他的话语至少在表面上传递了一种缓和气氛的信号。
事实上,所谓的战略威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只有当敌人真正意识到你的力量与他相差无几的时候,他才会有所收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