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中国军工圈最不缺的就是“新锐”。六代机首飞、无人机群亮相、防空系统上天入海,样样都够硬核。但要说哪款飞机真正打出了“让人服气”的实战名声,那还得是歼-10CE。
这不是靠“自吹自擂”,是真打出来的战绩——在印巴冲突中拿下3架阵风、顺带解决苏-30MKI、米格29和幻影2000各一架,五杀挂账、全是实锤。这种表现,不是“传说”,是全球军火市场一线实用主义者们亲眼看的硬战果。
所以你别奇怪,为啥这次马来西亚兰卡威海空展,一架还没真正飞上当地空军跑道的歼-10CE模型,能引得马来西亚副总理扎希德亲自围着看个不停。
打赢的不只是空战,而是全球认知战:中国这回,把武器卖出了气场
兰卡威这场海空展,不是第一次搞,也不是中国第一次参加。但今年的热度,是不一样的。
先说个细节。中国展台,一共展了多款装备,从无人机到舰艇模型,但全场观众60%以上扎堆在哪?歼-10CE前。
而且这不是简单路过,是围观、拍照、交流,有军迷直接拉着解说员问航电系统,有军官现场对着模型研究挂点布置,更有媒体博主全程直播:“你看看这围观人潮,简直像在看F1赛车。”
要知道,隔壁就是美国展台,摆的可是F-16V和新涂装的海军无人机。可对比之下,美国这边相对冷清不少。
这不是简单的“热度”,而是中国这架飞机,凭实力成了焦点。
扎希德不是凑热闹,他是有备而来——看的是备战新空军主力的底牌
马来西亚副总理扎希德和国防部长一起到中国展台转一圈?这事你要放在几年前,大概只能叫“礼节性拜访”。
但这次不一样。两人驻足时间长、互动频密,而且据在场博主回忆,扎希德对现场讲解员多次提问,包括武器系统、雷达性能、价格结构等,全是“买家思维”。
关键是,马来西亚现在手上的空军主力,其实是两头老虎——俄制苏-30MKM和美制F/A-18D。一个因为俄乌战事导致零部件供给难保,另一个则因为美国军售“捆绑条款”限制了飞行调度、训练计划。
马来西亚想找“替代品”,早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是过去可选项不多。F-16老了,阵风贵得离谱,幻影2000早就停产,印度那边的LCA也就是个“工程样机”。剩下的,就看谁能拿出“能打+便宜”的方案。
这时候,歼-10CE不请自来,还带着实战战绩和4000万美元一架的“地板价”走进东南亚视野。你说扎希德看不动心,那是侮辱他做决策的智商。
不是“秀肌肉”,是打破垄断:中国军工这次拿的是“下沉市场”的入场券
你得承认一点——过去三十年,全球军售市场,尤其是“非西方国家市场”,几乎被美俄法三家分光了。
法国靠“贵+独”,卖阵风挣溢价;俄罗斯靠“拼数量”,用苏-30等换换油水;美国呢,不止卖飞机,还捆技术标准、培训体系,连军演脚本都帮你写。
中国以前打不进去,不是因为东西差,而是没经验、没战绩、没品牌信任。但这几年,随着枭龙打得好、彩虹飞得远、红旗站得住,现在轮到歼-10CE出手——且一出手就打破了“西方才有好飞机”的旧认知。
你不服?那就看看印巴冲突:
- 印度出动了阵风(自诩亚洲最强四代半战机)、苏-30MKI(印俄联合版本)和米格-29组成的“空战群”;
- 巴基斯坦起飞的是歼-10CE和部分JF-17 Block III。
战果呢?3架阵风、1架苏-30MKI、1架米格29和幻影2000,全折在歼-10CE手下。击落的方式是“中远距锁定”,不是贴脸乱斗,也不是运气流弹,是靠雷达和导弹配合打下来的硬实力。
谁能不服?
泰国、印尼已经开始调研,东南亚空军装备格局,可能要重排一次
不只是马来西亚动心。这次兰卡威展会,印尼、泰国军方代表都到了现场,也都给出反馈:对歼-10CE“非常感兴趣”。
泰国军队装备比较“杂”:美国的F-16、瑞典的“鹰狮”、中国的K-8教练机。而印尼则是F-16和苏-27、苏-30的混搭型。两国都面临一个问题:西方装备太贵,东欧装备供货不稳。
歼-10CE既能用自研系统,也能配合西方部分挂载,适配性强。而且雷达航电是中国最新一代,可挂霹雳-15空空导弹,超视距作战能力不是吹的。
更重要的——这是一款“可落地”的飞机。
不需要你大兴土木建新基地,不需要进口美制油料配方,也不需要你提前签十年“训练合同”。你今天签,明年飞,五年后就能成规模。对于这些国家来说,这是“替代计划”的最优解。
这不是军售,这是外交:一次硬实力背后的软布局
中国军工卖武器,从来不附带政治条件。不会说“你买了,就得站队”,也不会要求“你不能跟某国来往”。
这跟美国卖F-35的策略完全不同。
F-35是“圈子货”,你想买?先得进我的政治朋友圈;买了?我还要给你做安全审查,零部件自己不能换,训练得用我系统。看着是高端,其实是“硬锁死”。
但中国卖的是“你需要我就来”,配合你的国防现实,做兼容、给技术、送维护,甚至可以部分转移生产线。
你说你怕西方压力?那就“低调对接”,合作不张扬。你说想提速换装?那就从飞行员训练先上。咱们不是搞施压,是搞合作。
这就是为什么,像马来西亚这种过去多跟美俄做生意的国家,现在也愿意围过来听听中国军机怎么说。
写在最后:一场展示会,撬动的是一片地缘板块
别小看这场兰卡威海空展。
它不只是让世界多认识了一款中国飞机,更是让东南亚重新思考:面对不确定的安全局势,该靠谁?
靠美国?基地换了协议,巡航多了风险,还动不动“甩锅脱身”。
靠俄罗斯?战争焦头烂额,备件周期无限期,信任崩得厉害。
这时候,中国提供的,是一个“中间选项”。不是替代,不是取而代之,而是“另一条路”。
而这条路,是实用主义的胜利,是合作逻辑的回归,更是让区域国家有了“摆脱依附”的新可能。
歼-10CE,只是一个开头。
未来,中国的防务话语权,正在从“展示厅”一步步走向“指挥室”。这不是我们要“输出安全观”,而是世界开始主动寻找“靠谱替代”。
不是“推销”,是“被看见”。
而这份“被看见”,来得正是时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