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换了新名字,钱包却变薄了。最近找工作的人发现,劳务派遣的工作少了,多的是什么灵活用工、人才外包。

这不是简单换个名字那么简单。有的工人换了新称呼,待遇真的变好了,有的却是掉进了新套路,工资少了,福利没了。

劳务派遣悄悄“改名“:不只是换称呼,更是用工模式的深层调整

有的企业改名字是为了规矩


现在国家有规定,到2025年,用劳务派遣的人不能超过公司总人数的十分之一,而且只能用在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岗位上。

公司要想活下去,又想合规,就得想办法。有的企业是真心实意要改变,有的只是换个名字继续老路子。

劳务派遣悄悄“改名“:不只是换称呼,更是用工模式的深层调整

一家做电器的工厂把派遣工改叫“产线协同专员“,不只是改名字,工资待遇也变了,跟正式工一样多,还能参加公司的改进会议。

劳务派遣悄悄“改名“:不只是换称呼,更是用工模式的深层调整

有个互联网公司把派遣工程师叫“技术协作顾问“,大家不再说他们是“派来的“,团队气氛好多了。

人社部门对派遣工有严格要求,企业必须把人力边界分清楚,不能随便用派遣工代替正式工

劳务派遣悄悄“改名“:不只是换称呼,更是用工模式的深层调整

改名背后藏着不同算盘


现在企业用工有几种新玩法:

灵活用工协作——就是短期用人,忙的时候找人帮忙,一般不超过半年。

劳务派遣悄悄“改名“:不只是换称呼,更是用工模式的深层调整

项目人力伙伴——跟着项目走,干完就结算,明明白白写清任务和报酬。

人才外包服务——把一块不是核心的业务交给专业公司去做,只要求最后结果。

有良心的企业会保证同工同酬、公开薪酬标准、不漏掉团建培训,这样员工才不会大量离职

劳务派遣悄悄“改名“:不只是换称呼,更是用工模式的深层调整

有的改名只是换汤不换药


现实中,很多地方改名字后,实际上待遇变差了。

有的把派遣工改叫“协议工“,合同主体一换,社保基数就变低了,年终奖没了,病假不给钱,之前的工龄也清零了。

劳务派遣悄悄“改名“:不只是换称呼,更是用工模式的深层调整

银行业里非正式员工比例在2023年底已经达到28%,比五年前高了不少。

建筑工地更直接,直接签项目协议,活干完就散伙,不用管社保和工伤,工人虽然能拿到一笔补偿,但长期没有保障

劳务派遣悄悄“改名“:不只是换称呼,更是用工模式的深层调整

互联网公司玩法更花哨


一个大平台裁员后,把客服部门整体外包给所谓“战略合作伙伴“,岗位没变,人没动,变的是合同和工资。

劳务派遣悄悄“改名“:不只是换称呼,更是用工模式的深层调整

有客服算了账,工资从8000降到6500,年终奖没了,加班费变少了,病假还得自己掏钱。外包能让公司省30%的用工成本,这些成本基本都是从员工身上省出来的。

法律其实对假外包有规定,但取证很难。判断标准是:看工作场所是谁提供的,工作指令是谁下的,考核奖惩是谁决定的,如果都是用工单位,那就是假外包

劳务派遣悄悄“改名“:不只是换称呼,更是用工模式的深层调整

维权也有成功案例


浙江有家物流公司把200多个快递员分散签给三家外包公司,但管理权还在总公司。工人去仲裁,却因为没有证据而失败。

劳务派遣悄悄“改名“:不只是换称呼,更是用工模式的深层调整

但北京有个案子,当事人收集了在公司打卡的照片、工作群里领导布置任务的聊天记录、公司内部邮箱发出的工作邮件。法院最后判定这是劳动关系,不是外包。

现在监管也在加强。长三角地区联合打击违规用工,上海帮6500名被假外包的工人追回了1200多万的工资差额和社保。广东工人可以用手机APP上传证据维权,已经帮8700人拿回了权益

劳务派遣悄悄“改名“:不只是换称呼,更是用工模式的深层调整

打工人要睁大眼睛


如果你要签合同,要注意这几点:

看清合同上写的是哪个公司,社保在哪里交、基数是多少,你的岗位是不是真的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工作。

劳务派遣悄悄“改名“:不只是换称呼,更是用工模式的深层调整

上班后要留好证据:工牌、排班表、办公室照片,群聊和邮件也要备份。

如果公司要你签所谓“合作协议“,你可以问他们:我能自己决定工作时间和地点吗?如果不能,那多半就是劳动关系,不要糊涂签字。

公司以为省钱其实是在亏钱。有数据显示,搞假外包后,员工离职率从15%上升到42%,服务质量直线下降。求职网站的数据也显示,被曝光假外包的公司,收到的简历减少了一半多

结语


你身边有没有工作名字换了的情况?待遇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你知道有哪些维权的好办法?欢迎在下面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建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