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凤凰网消息,《金融时报》报道,为了获得芯片出口许可证,英伟达、AMD与特朗普政府达成了一项不同寻常的安排,其中包括将其中国芯片销售收入的15%上缴美国政府。

分析称,英伟达和AMD上缴收入,大概率要转移成本,将直接抬高H20、MI308在中国市场的综合成本,压缩阿里、字节等国内云厂商的利润空间,推动国内企业的资本开支向国产方案倾斜,加速AI算力产业链国产替代的进程。

另外,“收入分成”模式若被复制到高通、英特尔等美国企业,意味着所有美系芯片随时可能被征收10%~20%的“贸易租金”。这种风险将倒逼国内企业IT采购将默认把“非美供应链”作为必选项,类似2019年后的“去A化”加速。

目前,昇腾、寒武纪、沐曦、海光信息等国内厂商目前性能正在加速追赶英伟达,未来12个月是国产AI芯片厂商抢占互联网大厂验证窗口的关键期。

展望后市,光大证券指出,中国AI芯片产业链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机构预测,2026年国内AI芯片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GPU、FPGA等高算力芯片成为替代关键。

落脚到A股市场,国内AI算力建设有望加速,带动全产业链出货量加速,关注AI算力产业链上的AI芯片、电源设备、CPO(光模块)、PCB、液冷、交换机等各细分环节的龙头企业。

本文源自金融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