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了,身体会逐渐出现一些慢性并发症,其中有类“致命”的高发疾病:心血管疾病。


高血糖是怎么伤害血管的


一项研究显示,约三分之二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也就是说,心血管疾病才是糖尿病患者的“头号杀手”。


《生命时报》结合研究及专家观点,解读高血糖是怎么伤害血管的。


血糖高,心血管就危险了


发表于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这项研究,共纳入16492名患有2型糖尿病的参与者。通过问卷,研究人员统计了参与者的基本信息以及运动量、饮酒量、吸烟状况、糖尿病病史以及治疗史等信息。


在平均2.1年的随访中,共有798名参与者死亡。在调整其他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在所有死亡中,约有三分之二(66.3%)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


高血糖是怎么伤害血管的


在引起死亡的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是心源性猝死,占到了总死亡的30.1%,其次是心力衰竭(10.5%)、脑血管疾病(7.1%)和急性心肌梗死(5.3%)。


研究人员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更易患心血管疾病及外周动脉疾病,也更易因这些疾病而死亡。


血糖高是怎么毁掉血管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学科主任医师刘石平曾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核心就是血管并发症,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血管会受到以下伤害。


内皮“受伤”

血管中的内皮细胞是在循环血液和血管壁之间的天然屏障。高血糖状态下,体内炎症水平升高,造成血管内皮结构损害,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当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分泌活性物质失衡时,就会造成血管的病理改变。


血管变窄

血管内皮受损,为了“止血”,血小板会被激活,在受损部位凝集、形成血栓,并吸引脂肪沉积在内皮下,使局部血管变窄。


高血糖是怎么伤害血管的


血液变稠

高糖状态下,血液中葡萄糖越多,血液越浓缩,血流缓慢淤滞,使血液黏度增高,更容易呈现出高凝状态。


脂质增多

当糖代谢发生异常时,会影响体内脂质的正常合成和分解,使体内脂质的合成增加、分解减慢,导致血脂紊乱。在高血糖情况下,胆固醇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内皮下形成动脉粥样斑块。


弹性变差

脂质增多、血液黏稠、血管狭窄,都会增加内皮上脂质的沉积,给血管“添堵”,发展为斑块。斑块所在部位的血管会出现弹性下降、脆性增加,增加破裂风险。


浙江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倪建芳曾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能有效减少血管损伤,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


良好的血糖控制还能减轻身体各器官的代谢负担,减少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减少其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


稳住血糖的5个生活细节


控制血糖,不仅要“降”,还要注意“稳”。


选对控糖食物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冬梅表示,饮食应选不易使血糖产生大波动的低GI(升糖指数)食物,延缓淀粉消化,减慢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度,平缓餐后血糖水平。


主食可用燕麦、糙米、藜麦等代替部分精制米面。全谷物和杂豆类较精制谷物升糖指数低,餐后血糖波动小,适合糖尿病等慢病患者食用。


高血糖是怎么伤害血管的


调整进餐顺序


可以先吃一碗蔬菜,配些鱼肉,再开始吃米饭,且要一口饭配一口菜,血糖的波动就要小得多。


降低吃饭速度


吃饭过快,食物迅速进入胃肠道,既不利于吸收,还会引起血糖快速上升。吃早餐的时间最好不少于15分钟,中餐和晚餐可以控制在半小时。


早、晚饭早点吃


早饭早点吃,有助预防低血糖,尽量在8点之前吃早餐;晚饭别太晚,有助减少胰岛素抵抗,尽量在晚上7点前吃最后一餐。


培养运动习惯


运动不仅能降血糖,还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推荐有氧和抗阻运动联合进行。


确诊糖尿病后,每年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史,有无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有无肾脏损害、有无房颤等,根据筛查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治疗是终身管理,不能“见好就收”,即使血糖平稳也要遵医嘱规律服药,避免波动。

如若血糖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