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来自国家能源集团的荣誉证书,获奖对象竟是一条轮胎——海安橡胶生产的27.00R49HA-162全钢巨胎。这条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北电胜利煤矿“服役”超6年、累计运行26530小时、相当于绕地球5.3圈的巨胎,创下了全球同型号轮胎最长寿命纪录。

这不是一条普通轮胎。作为专为矿山开采设计的巨型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海安橡胶每年生产2万多条这样的“巨无霸”,全球市场占有率第四,中国第一,其中超过七成漂洋过海,远销海外市场。

破纪录!轮胎集团获央企认可

创全球最长寿命纪录

在仙游县海安橡胶近500亩的厂区周转库里,一条条全钢巨胎或立或卧,每一道花纹都独一无二。“花纹是决定轮胎寿命的关键之一,我们根据不同矿山场景深度定制。这里每一条巨胎都‘名花有主’。”海安橡胶副总裁黄振华道出了“以销定产”模式的精髓——客户下单后,生产完全适配实际环境的定制化产品。

高度定制化的底气,源自近20年深厚的技术积淀。早在1985年,创始人朱晖从修补轮胎起步,通过补胎摸索配方,借助翻新钻研胎面结构与工艺,为日后突破打下根基。2008年6月30日,海安橡胶成功下线37.00R57全钢巨胎,被权威机构评定为“中国第一胎”,一举打破国外垄断。

技术突破打破垄断

厂区内一面独特的产品展示墙,矗立着10条舍不得卖掉的“首胎”样品,最大直径达4.02米。这些轮胎承载着海安人对技术的执着,也铭记着曾被国外巨头“卡脖子”的切肤之痛。“当年做翻新业务时,矿山加价几倍都买不到新胎!”黄振华回忆。

破纪录!轮胎集团获央企认可

凭借矿用轮胎全生命周期管理业务积累的信任,海安橡胶在严苛的矿山环境中反复试验改进,最终以可靠性赢得内蒙古煤矿、西藏铜矿等客户认可。2015年,公司成功制造全球最大尺寸59/80R63全钢巨胎,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具备该能力的国家。

定制化服务赢市场

当2011年澳大利亚矿山同样陷入国际巨头供货困局,海安橡胶敏锐抓住机遇。“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黄振华道出出海秘诀——派出工程师团队实地勘察矿山海拔、路况、气候等参数,据此定制专属轮胎。凭借这一精准服务模式,海安橡胶境外收入占比高达74.23%,产品远销俄罗斯、澳大利亚、非洲及南美。

今年5月底,海安橡胶IPO成功过会,募集资金将用于全钢巨胎扩产及自动化技改升级、研发中心建设。随着上海全球运营中心和十余个海外分支机构的布局,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正加速以中国智造赋能全球矿业。

从修补作坊到全球四强,一条绕地球5圈的轮胎背后,是中国制造在高端工业品领域攀登的缩影。当中国巨胎滚动在五大洲的矿山上,一个曾被垄断的领域终于刻上了自主创新的印记——这或许比任何证书更能定义“中国第一胎”的分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