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历史求知所


明仁宗朱高炽做梦也没想到,他的牌位会因为一个王爷,被搬出太庙,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在明朝的名著西游记中,有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明仁宗

这句话出自孙悟空之口,在当时看来是非常的惊世骇俗。而就是因为这句话,《西游记》成为了明朝的禁书。

但是这句话也侧面反映出了,皇帝在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权威,和随心所欲的生活权力。

但是《甄嬛传》里边,女主角也说过,这做皇帝,可未必就是天下第一的得意之事。

对于剧中的这句话,明朝的嘉靖皇帝可谓是有着很深的体悟,因为他为了自己父亲的事,跟群臣斗志斗勇了一辈子,最后还力排众议,给他父亲追封,又把仁宗朱高炽的牌位搬出了太庙,这才保住了老爹。

影视剧照

朱高炽和嘉靖父亲究竟有什么利益冲突?

«——【·嘉靖的皇位怎么来的·】——»

有些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冲突的双方中,一方我们称之为明仁宗,而另一方同样是儿子是皇帝的,我们仅仅称之为嘉靖的爹,不是某皇帝的庙号。

这是因为,这位跟仁宗争抢的前辈,就不是皇帝。不仅如此,在嘉靖皇帝之前,这一脉的上一位皇帝,还是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嘉靖皇帝

既然如此,嘉靖为什么能成为皇帝呢?这是因为,跟明成祖朱棣比起来,嘉靖皇帝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想当年永乐大帝为了成为大明之主,可谓是用尽浑身解数,经过很长时间的韬光养晦、暗中谋划,而后又开始造反,千里迢迢地从北平打到了京师,这才坐在了龙椅上。

相比之下,嘉靖皇帝的继位过程可谓是顺风顺水。这一切,还要从正德十六年的一天说起。就在这天,大明帝国的统治者朱厚照去世。

按照正常的程序,在好好告别驾崩的皇帝以后,大臣们会拥立太子或者皇帝指定的继承人为新皇,帝国也会即刻迎来新的主人。

朱厚照

但是这一次,嘉靖朝的大臣们犹如无头苍蝇一般不知所措。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该拥立谁,因为朱厚照根本没有儿子。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并不是朱厚照的身体有问题。而是这位皇帝,根本没想着安安稳稳地繁衍子嗣。

他在位期间,不理朝政、不管后宫,一心想着怎么变着花样地玩。

并且为了寻求刺激,这位陛下还把大臣的小妾、大臣已婚的妹妹、怀孕的孕妇等人群,也纳入了后宫。由于后宫过于混乱,太后也不想让皇帝跟这些女子生孩子。

可惜的是,还没等到太后找到皇家子嗣合适的母亲,皇帝陛下就跟她天人永隔了。于是就造成了朱厚照这一脉,无人继承皇位的情况。

但是大明王朝不能一直没有皇帝,所以最后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让一位皇室宗族的子弟,来继任皇位。这个幸运儿就是朱厚璁,也是后来的嘉靖皇帝。

他这一脉,自存在以来就是王爷。等到嘉靖在湖北的封地出生,他跟父亲也是一直待在封地上。对那个时候的他而言,皇位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想。

朱厚熜影视剧照

就在明武宗死了以后,这种幻想居然变成了现实。于是年少的嘉靖,高高兴兴地接过了皇帝的宝座。

但是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人不能高兴得太早,并且一个人的一生有得到就会有失去。

«——【·即将失去父母的皇帝·】——»

比如说刚即位的嘉靖,他得到了不敢想的皇位,但是即将失去他的亲爹亲妈,这是为什么呢?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了解两件事,首先就是嘉靖帝和武宗的关系。这二位并不是叔叔死了侄子接任,他们属于堂兄弟。

其次,我们得明白在封建社会,礼法的重要性。

按照礼制,只有朱厚照这一脉,才有资格继承皇位,换而言之,嘉靖皇帝想要名正言顺地坐稳皇位,就必须承认自己也是朱厚照一脉的人。

而武宗一脉,他的父亲是明孝宗朱祐樘,所以为保皇位的正统性,嘉靖得认朱祐樘和他的皇后为父母。

明孝宗朱祐樘

这与如今的干爹干妈不同,在当时有大臣上奏,指明嘉靖皇帝,应该叫他的亲生父亲,也是彼时的兴献王为皇叔考,即为叔叔。

而嘉靖帝称呼母亲则是皇叔母,这就等于将嘉靖帝彻底过继给明孝宗,并且要天天喊自己尚在人世的母亲为婶婶。

不仅如此,在千百年后,史书上的记载也会是嘉靖承继嫡系一脉,是明孝宗过继的儿子。

如果换做是朱棣,他大概率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就算自己的母亲活着,她也会希望自己变得更好。

而且这个问题,也只是名义上名分的问题,自己的母亲之间对彼此的态度和感情不会有任何改变,自己也会以天下奉养母亲。

事实上朱棣确实是这样做的,根据正史记载,朱棣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儿子,是根正苗红的嫡出,继承皇位理所应当。

但是根据很多其他资料的记载,朱棣的生母很可能根本不是马皇后。

而正史,是经过朱棣监督修改过的。他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个无可挑剔的出身,堵住后世的悠悠之口。

但是嘉靖皇帝则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他为了自己能不换爹妈,可谓是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两相对比下,我们不能说成祖冷血,因为他也为已经去世的那位母亲做了很多事;我们也不能认为嘉靖一根筋,毕竟人都不想他人觉得,你不是你父母的孩子。

为了给自己父母讨要到正确并且合适的名分,嘉靖皇帝开始了与群臣的抗争。这场持续很多年的争斗,被后人称之为“大议礼”。

而这件事之所以持续了很久,并不是因为皇帝有多软弱可欺。

实际上,当朝的很多大臣都因为此事受罚,严重的甚至有人被判处流放。但是明朝的大臣是出名的古板,他们心中除了有君臣之道外,还有礼法。

为了守住当时的正统礼法,这些大臣不怕丢官、不怕被处罚,前赴后继地跟皇帝对峙了很多年。

但是事实证明,皇帝想做的事,最终都会得到一个让他比较满意的结果。

嘉靖帝就是如此,经过漫长的拉锯战,他终于保住了爹妈,并且将父亲的牌位放到太庙进行供奉。而太庙是皇帝祭祀的地方,里边供奉的是前九任皇帝的牌位。

«——【·牌位位置的争夺·】——»

由于嘉靖将父亲也追封成了皇帝,所以他的牌位也勉强能放进去。但是明朝还有一个传统,就是在皇帝牌位超过九个以后,前边的牌位就要被搬到偏殿进行供奉。

而嘉靖就面临着这个问题,他去世以后,太庙中就要有祖先给他空出来个位置。嘉靖担心,按照当时大臣们的思想,最不应该被放进去的,就是他亲爹的牌位。

所以他们大概率会把嘉靖父亲的牌位拿走,这是嘉靖不想要的结果。为了保住父亲的牌位,他违背了“皇后先去世,也要等到皇帝去世才一起入太庙”的祖制。

嘉靖帝不顾群臣反对,将皇后的牌位先放到太庙。

这样一来,为了给这一代的帝后腾位置,先前皇帝灵位的搬迁工作,就要在嘉靖活着的时候提前进行。而嘉靖选择搬走的牌位,就是明仁宗的牌位。

«——【·小结·】——»

嘉靖皇帝通过不懈地奋斗,终于成功地护住了原生的父母以及他们的灵位。

而大臣们也妥协式地接受了这个结果,而整个议礼过程中,我们不能只看到大臣们的不近人情。

这些大臣敢于因为心中的道义和道理,跟皇帝不卑躬屈膝、努力抗争的无畏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信息来源及参考:

[1]诸葛净.嘉靖朝之制礼作乐[J].建筑史论文集,2002,16(02):115-132+292.——中国知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