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他没吭声,也没摔杯子,只说要回家看看老娘,转身走了,谁也没想到这一走,竟成了梁山一百单八将里,唯一一个全身而退的。
公孙胜这个人,城府不深,但看人极准。
他不是那种喜欢争名夺利的人,可越是这种人,越让那些处心积虑的人心里发虚。
宋江早年在地面上混的时候,仰慕他不止一次,但等真见了面,话不多,眼神却躲躲闪闪。
比起那些一见面就称兄道弟的,宋江对公孙胜的态度,反倒让人心里打鼓。
早些年,公孙胜的爹在朝里干了点实事,结果被贬了下来,家里也跟着败了。
别人是想法设法往上爬,他反倒一个人跑到山里拜道士学法术。
罗真人收了他,教他五行八卦、风雷咒术这些,他学得特别快,不几年就成了一方有名的道士。
说实话,要不是那年在郓城遇见晁盖、公刘阮吴这几位,他这辈子就准备在山里种菜炼丹了。
可命运这东西,有时候你避不开。
那时候大家听说蔡京贪得无厌,儿子梁中书生日还搞什么生辰纲,送金送银的,晁盖一拍板,干了。
劫了生辰纲,官府追得紧,几人只好上梁山。
当时山上王伦当头,说白了就是个怕事的,见几个新来的厉害,非要赶走,最后林冲动了手,把王伦做了。
晁盖当了头领,公孙胜排行第三。
头几年,山上的日子说不上多好,起码大家还一条心。
晁盖讲义气,不做亏心事,劫富济贫,百姓也敬他。
可宋江一来,味道就变了。
宋江刚开始不上山,是因为怕事。
生辰纲那事,他也帮了忙,晁盖他们感念旧情,送他金子,他偏偏不收。
这一点,大家还觉得他清高。
可后来他杀了阎婆惜,被发配到江州,梁山出手救了他,他才不得不来。
刚上山时,晁盖甚至要把老大的位子让给他,他没接,可他干的事,谁都看得出来。
他把自己母亲接上山,是不是准备长住,大家都心知肚明。
这时候,公孙胜心里就亮了。
宋江这人,表面上说得好听,心里算盘打得精。
公孙胜看不惯那种把兄弟情义当筹码的人。
更关键的是,宋江从一开始就琢磨着朝廷那边。
他想招安,想恢复官职,想站在庙堂之高。
但梁山是怎么起来的?是因为朝廷不公,百姓无路才聚义。
你现在又想回去,那大家图个什么?
公孙胜想明白了,心也凉了。
他找了个理由,说母亲身体不好,要回去探望。
宋江一听就知道他是要走,哪肯放人?先是托人带话,说自己得了怪病,请他回来看看。
又送金银,又许诺给他安排母亲住处。
说白了,就是想把他绑在梁山这条船上。
可公孙胜不吃这套。
他笑着回了话,说母亲不愿搬家,习惯了乡下的生活。
说得客气,实则把宋江的心思拆穿了。
他是真不想掺和那些明争暗斗了。
梁山这会儿看似风光,实则内部早就分裂了。
谁和谁走得近,谁想往上爬,谁在等着晁盖出事,公孙胜都看在眼里。
他知道自己要是再不走,迟早也得卷进去。
他走得干净,连个告别酒都没喝。
回了老家,把带回去的银子分给乡邻,自己种菜炼丹,日子过得安稳。
一年后梁山攻高唐州,碰上高廉使妖法,打不下来。
宋江想起他来了,派李逵和戴宗去请。
李逵脾气大,去了几天没见人,竟然口出狂言,说要是再不见,就对他母亲不利。
公孙胜听了,没发火,回头找师父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回去一趟,帮一把。
他出手,局势立马扭转。
用五雷天罡阵破了高廉的阵法,高廉当场被砍,城门也破了。
这仗赢得漂亮,可回来一看,梁山更不像样了。
晁盖为了立威,亲自出战曾头市,结果中了史文恭的冷箭,一命呜呼。
他临终前说,谁给他报仇,谁就接他的位子。
宋江这时候,再也不藏着掖着,直接接了大旗。
公孙胜看着这一切,心里更明白了。
宋江要的是名和利,所谓的“替天行道”只是个壳。
他再留在山上,只会变成一个工具。
这次他又提出回乡,宋江没拦他,可能也知道再拦也没用。
公孙胜回到山里,再没回来。
后来朝廷招安,梁山人马分批出征,东征西讨,死的死,降的降。
公孙胜没掺和,他的名字也没出现在功臣榜上。
他躲在山里,种地、炼丹、看天色、听风声,活得像个普通人。
参考资料:
《水浒传》原著,施耐庵。
王利器《水浒传人物研究》,中华书局。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整理资料。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