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媒体评人大开学典礼帆布袋拼错校名
7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正观评论员 任思凝
严谨应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文化
高校发放的开学典礼纪念物资,岂能出现“低级错误”?
8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2025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开营仪式上,很多同学发现,学校发放的帆布袋上,中国人民大学的拼写有误,写成了“RENMI”。学生向校方反映错误后,校方便向大家道歉,称“实事求是是人大的校训”,并承诺三天后给所有人发一个新的袋子。
(图源:三湘都市报)
开学典礼纪念物资,是特殊的“入学信物”。它承载着新生对高校的期待,是“身份归属”的象征,更传递着高校文化与理念。尤其是,人大作为一所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的高校,其纪念物资更应体现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校风,此次校名拼音错印事件,显然与这一特质相悖。
这一疏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于新生而言,刚入学就遇物资出错,易质疑学校管理,削弱归属感;于学校而言,事件经传播后,公众可能连带怀疑其教学、学术领域的严谨性,损害声誉。
近年来,高校印刷类疏漏并非个例。例如,录取通知书中“录取”误写为“录职”,校徽英文标识拼写错误,个别教材存在学术概念表述偏差等。这看似是“小失误”,实则暴露出高校管理“大漏洞”。
深究根源,一方面是审核流程缺位,多数高校将物资制作外包,却简化审核,未建立多环节校验机制,疏漏难以及时发现;另一方面是态度轻视,工作人员认为基础核对“不会出错”,放松警惕导致失误。
虽然,外包公司主动认了错,但高校作为委托方,才是质量“第一责任人”。公众追责指向学校,高校必须强化审核义务,杜绝“甩手掌柜”式管理。
值得玩味的是,此次事件中,公众展现出较高的理性与包容度。新生的善意调侃、网友对校方致歉与补发举措的认可,一方面,源于人大坦诚担责、迅速补救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公众对“失误纠正效率与诚意”的重视程度,已逐步超越对“失误本身”的苛责。
可即便如此,高校资源浪费已客观存在。错印包销毁、新包重制,都消耗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要防范此类问题,高校需完善多环节审核、强化外包责任约定、树立“细节即责任”理念。
严谨应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文化。高校声誉不仅靠学术、教学,更靠细节把控。唯有将责任融入管理末梢,才能提升管理水平与校园形象。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