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美国问题学者 | 东方明昭
美俄峰会在经历戏剧性的“官宣”与“筹备”后,最终被特朗普一句“不想浪费时间”的表态按下了暂停键。为什么一场由特朗普本人强势推动,并得到普京积极回应的峰会,会如此“猝死”?这背后是美俄真的“没准备好”,还是欧洲“朋友”的背刺,以及乌克兰“小兄弟”的抗争所致?这场“暂停”是暂时的技术性问题,还是永久性的战略决裂?
一、双方都“未准备好”的戏码
表象是“时机不成熟”,内情则是“要价不匹配”。这场峰会的搁浅,源于美俄双方对“和平”的定义出现了根本性的、无法调和的偏差。
美国“未准备好”为哪般?
特朗普所谓的“未准备好”,不是指他个人没意愿,恰恰相反,他迫切需要一场外交胜利,以分散国内抗议人群的反对声浪,收取更多MAGA信徒们的政治支持。但俄罗斯毫不让步的坚定立场让特朗普非常不满。有白宫官员指出,美国务卿鲁比奥与俄外长拉夫罗夫最近的通话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俄罗斯仍然保持着“顽固立场”。特朗普认为,如果普京不做出让步,那么峰会就为时过早。在国内,这一决定也避免了鹰派共和党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取消会谈“利大于弊”,因为这能保持对莫斯科的压力。
俄罗斯“未准备好”是因为志不在停火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未准备好”则更强硬和清晰。普京想要的不是特朗普施舍的“暂时停火”,他要的是一份明确的“战争赔偿”,即领土和安全保障。
在美俄外长通话中,俄方的立场“没有任何改变”。俄外长拉夫罗夫明确表示,特朗普的“立即停火”提议,违背了双方共识,忽视了冲突发生的根本原因。俄罗斯的“未准备好”,更多是“战略要价未得到满足”。普京认为自己是优势方,他要的是“胜利果实”的法律确认,而不仅仅是在自己占优时的“暂停游戏”。
欧盟对美俄谈判瓜分欧洲利益有着深深的恐惧
二、欧洲的“新雅尔塔”恐惧
如果说美俄是谈判桌上的对手,那么欧洲,特别是英、法、德就是那些站在桌边的“关键观众”。
阻止特朗普的“绥靖”
对于特朗普绕过欧洲、直接与普京在布达佩斯会面的企图,英国首相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茨从一开始就持高度警惕和明确的反对态度。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场可能出卖乌克兰利益、威胁欧洲东翼安全的“新雅尔塔会议”。特朗普施压泽连斯基“割让顿巴斯”的消息传出后,欧洲的反对声浪达到了顶峰。因此,当白宫宣布峰会“暂停”时,欧洲第一反应是“松了一口气”。
欧美脆弱的“统一战线”
欧洲国家在美俄之间的博弈中扮演了复杂角色。一方面,欧洲国家试图与美国保持团结一致的对外形象;另一方面,内部的不同声音也暴露出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裂痕。
10月21日,法国总统府发布一份多名欧洲领导人关于乌克兰问题的联合声明,称“强烈支持”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这份联合声明包括欧盟委员会主席、欧洲理事会主席、法国总统、英国首相、德国总理等众多欧洲领导人联署。欧洲国家支持特朗普“立即停火和以当前战线作为谈判起点”的立场,表面看是和美国站在同一阵线,实质是欧洲担心被排除在和平进程之外。
欧尔班的执着有智慧
三、峰会何时才会重启?
在所有人都认为峰会已死的时候,只有一个人在坚持——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他在峰会“搁置”之后,依然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和平峰会的筹备工作仍在继续。日期不确定,时机成熟时,我们会确保它发生”。
欧尔班的表态,不应被解读为真的在“准备”峰会,而是反映他一直追求的两个政治定位。一是特朗普在欧盟的“传声筒”。欧尔班是特朗普在欧洲最亲密的盟友。他的坚持,更像是在替特朗普“挽尊”,表明“暂停”只是技术问题,特朗普的“和平路线”没有失败。二是匈牙利“刷存在感”。欧尔班一直试图将匈牙利定位为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唯一桥梁”。通过坚持“筹备”,他试图保住布达佩斯作为未来谈判地的“首席候选”地位,最大化匈牙利的地缘政治价值。
欧尔班的“准备”是政治表态,而真正的峰会需要的是“战略前提”。美俄元首在什么情况下才可能见面?从目前态势看,需要满足几个关键条件:
一是双方能在乌克兰问题上找到最低限度的共识空间,可能是以当前战线为基础实现停火;
二是美方能协调欧洲盟友形成统一立场,不再出现各说各话的局面;
三是俄方的核心安全关切得到一定程度回应,包括北约不东扩的问题。
泽连斯基压力山大
四、“游戏玩家”的底牌各是什么?
这次峰会的暂停,清晰暴露了俄、乌、美、欧四方势力在谈判桌上的“最后底牌”。正是因为这些底牌的“互斥性”,才导致了峰会“未准备好”。
俄罗斯的底线:领土与安全问题上实现全胜
俄的领土要求绝非“当前占领区”,普京要取得整个顿巴斯,特别是顿涅茨克的确切归属。其安全底线是乌克兰永久中立,不得加入北约,并获得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安全保障。俄方一直强调,和平协议必须确保不在乌克兰部署北约部队,这是其最核心的安全关切。俄罗斯绝不会接受一个简单的“停火”,因为那等于承认“特别军事行动”的失败。
乌克兰的底线:不能输得难看
泽连斯基的“明面底牌”依然是1991年的全部领土。但在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下,乌克兰的实际底线已经松动。对泽连斯基而言,其真正底线应该是在任何和平协议中不承认俄罗斯对占领领土的主权合法性,并获得“坚如磐石的安全保障”。泽连斯基最新、也是至关重要的表态中承认,若在当前战线冻结战争是一个“好的妥协”。这条底线极其微妙。乌克兰可以接受“停火”,但绝不接受“割地”。
美国的底线:止损
特朗普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立即停火”,以当前战线作为谈判起点,从而可以宣称在外交上取得成就,同时避免过度卷入冲突。特朗普不在乎是“割地”,还是“停火”,他要的是快速结束战争,以便从这个“无底洞”中抽身。特朗普起初的和平方案表明,美底线中不包含“乌领土完整”。但泽连斯基的拒绝和欧洲的反对,又迫使他退回到“在战线上停火”的方案。无论是哪种方案,只要能让美国停止大规模援助,同时又不至于导致北约立即分裂,特朗普都可能接受。
欧洲的底线:严防俄罗斯西进
欧盟虽然表面上支持美国的立场,但其根本底线是维护乌克兰和欧洲重大安全利益,确保国际边界不得通过武力改变。俄罗斯的侵略必须被遏制,绝不能让普京“获胜”。如果允许普京通过战争获得领土,整个欧洲东翼都将永无宁日。必须坚持与乌克兰统一立场。欧洲的底线是“防俄”,可以接受“冻结”,但绝不能接受“绥靖”。他们宁愿通过加码制裁和直接援助,支持乌克兰打下去,也不愿接受一个“奖励侵略者”的和平协议。
俄乌战线犬牙交错
五、终局之思——俄乌冲突何时,以何种形式结束?
这次地缘冲突还要持续多久,打到什么程度,才能真正结束?
当消耗战打不动时,会有妥协吗?
答案是:短期内不会。尽管面临巨大损失,但俄罗斯经济在已完全转入战时轨道,普京国内支持率稳定在70%。克里姆林宫相信自己正在赢得消耗战,并有能力“至少再维持2-3年”的攻势。虽然俄民众对“和谈”支持率一直在上升,但这份支持是有条件的,即“保留已获得的领土”。
朝鲜半岛模式也许是唯一可参考终局
这场战争的结局,几乎不可能是乌克兰或俄罗斯其中任意一方的“彻底胜利”。最现实、也几乎是唯一的终局,就是类似1953年朝鲜半岛停战模式,即持久性停战而非完全和平。双方在一条“接火线”上,很可能就是2025年冬季战线,实现永久性停火。
届时乌克兰在法律上不承认失去领土,但事实上失去了对顿巴斯和克里米亚的控制。俄罗斯事实上控制了这些领土,但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法律承认,并将继续承受制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