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地时间7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终于宣布了对俄乌问题的“重大声明”。与执政初期的乐观态度不同,他在白宫公开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表达“强烈不满”,并威胁称,若俄乌双方无法在50天内达成和平协议,将对俄罗斯施加100%的关税。
从去年大选期间到今年1月就任总统以来,特朗普都把迅速结束俄乌冲突、恢复美俄关系作为重要的竞选承诺。为何如今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这对俄乌冲突、美俄关系将产生怎样的冲击?
当地时间14日,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在美国退役军官丹尼尔·戴维斯的播客节目“Deep Dive”上指出,特朗普自欺欺人地认为能说服普京改变和谈条件,但战场的实际形势表明,现阶段通过谈判达成和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乌克兰本应抓住机会达成停火协议,其领导层却因为投入过多的沉没成本而无法放弃。俄乌冲突不会在50天内结束,俄罗斯最终会赢得这场仗,在那之后,美国和西方也将面临无尽的麻烦。
在此特别感谢B站up主“懂夕夕”授权转载,观察者网将该对话整理成文字形式,供读者参考;本文内容仅代表发言人的观点。
戴维斯:(播放特朗普白宫发言视频)我自己也接近无话可说。您怎么看?他(特朗普)被蒙骗了吗?
米尔斯海默:不,丹尼,我认为关键点在于,特朗普是自欺欺人,好吗?普京没有欺骗他,普京对这个(俄乌冲突)问题的立场是一贯且明确的,尤其是跟特朗普交谈时。你没必要认同普京的立场和他开出的谈判条件,但这一切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特朗普犯的错误是自欺欺人地以为,他能说服普京改变和谈的条件。他与普京进行了多次对话,并声称这些对话友好而愉快。但谁在乎他与普京的对话是否友好而愉快呢?
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特朗普到底怎么看待普京开出的条件,他会接受吗?我猜这大概就是他们谈话的部分内容。我猜普京已经向他表明了俄方的底线,但特朗普似乎并不明白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这场闹剧持续了数月之久,这就是我们如今面临的处境。特朗普在自欺欺人。
米尔斯海默教授参加“Deep Dive”播客节目 视频截图
戴维斯:我同意,这一点将在接下来播放的同一段对话中得到印证。在我播放这段录音的同时,注意特朗普自上任以来已经同普京有过五六次通话,他有很多机会直接了解普京的想法。但据7月3日双方公布的会谈记录显示,特朗普确实再次要求俄罗斯无条件停火。双方(特别是俄方)在会谈纪要中阐述得非常明确,普京表示,除非核心问题得到解决,否则我们不会停火。唯有满足那些条件后才会停下脚步,但俄方绝不会在那些事项上让步。
所以,如您所说,普京直截了当地表明了他的意图,但显然他很有礼貌,同时表明不会在以下问题上让步。
(插播视频:
特朗普:“我觉得我们在之前四次通话时都可以达成协议了,我认为我们早就该谈妥了。但谈判总是在重复一个循环,每天晚上都有人死去,许多人,以及许多俄军士兵正在死去……”)
戴维斯:我不得不问,既然如您所说,普京从未改变过他提出的条件,特朗普凭什么认为双方本应该达成协议?
米尔斯海默:是啊,再强调一遍,特朗普始终没提那笔交易的具体内容。他们说在之前四次通话中都接近达成协议,请告诉我,特朗普认为双方本该达成的协议到底是什么?他当然不会告诉你们,因为这话纯粹是在吹牛。
关于停火问题,俄方已经多次明确表示,不会接受停火协议。尽管如此,特朗普及其幕僚、欧洲各国与乌克兰方面仍在持续推动停火协议,俄方认为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难道这些人(包括特朗普总统)不明白,一再呼吁停火只是在浪费时间吗?
更何况,稍有常识的人都该明白,俄罗斯此时接受停火协议才是愚蠢至极。若你方在战场上节节胜利,而敌方溃不成军时,又怎会同意停火协议?这无异于给对手喘息之机,让他们有时间重整旗鼓、补充军备,准备好再度反攻。 如果你已经令对手节节败退,那么此刻就应该乘胜追击,而这正是俄罗斯当前采取的策略。回到我之前的观点,俄罗斯已经明确表示他们会这么做,事实就是如此,无需多言。
然而,我们(西方)仍在继续推动停火,这或许正是特朗普总统所说“他们曾四次接近达成协议”的含义,他大概说服了自己,俄方本打算接受他的停火提议,但实际上他们从未真正打算接受。
戴维斯:那么,您认为俄罗斯现在会如何处理这些信息?他们收到了这份(用俄新社的话说)“最后通牒”,限期50天(实现停火),否则俄罗斯将面临制裁。我猜今天克里姆林宫大概在想:就这些吗?这就是你们能拿出的威胁吗?50天后,情况会和现在一模一样,我认为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您认为克里姆林宫会如何回应此事?
米尔斯海默:我认为他们会继续按部就班地做事,在战场继续推进并取得胜利。我认为俄罗斯很清楚,现阶段通过谈判达成和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特朗普的立场出现180度大转变。所以我想,如果站在俄罗斯的角度,就应该继续推进并尽快结束这场冲突。
当地时间7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宫表示,如果俄乌50天内不能达成和平协议,将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 视觉中国
当然,与此同时,如果你足够明智,就需要以圆滑的方式与美国、欧洲乃至国际社会沟通,会尽量让自己显得通情达理,这里我指的是俄罗斯。他们不会想要轻易动怒,发表激烈言辞,而是用外交辞令来包装自己的立场,让美国人、欧洲人以及乌克兰人看起来才是局势中不讲理的一方,而非俄罗斯自己。因此,我不认为俄罗斯的行为会有多大的改变。
戴维斯:确实有一个人对今天(特朗普)的声明感到非常兴奋,那就是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
(插播视频:当地时间14日早些时候,泽连斯基同特朗普政府乌克兰问题代表基斯·凯洛格会谈。
泽连斯基:“感谢将军(凯洛格)您的到来。我们刚才与您进行了非常愉快的交谈。我们经常与您和您的团队交流,也感谢你们来到基辅。非常感谢。我们感谢特朗普总统关于恢复向乌克兰交付军事装备的所有表态和坚定决定,也感谢美国国会两党的共同支持。当然,我们在海牙进行了非常愉快的交谈,与总统先生有过深入交流,并通过电话进行了多次富有成效的对话。我们做出了对两国都非常有利的决定,刚刚还与凯洛格将军讨论了防空的问题。”)
戴维斯:您刚刚提到,俄罗斯理解当前的权力态势,他们清楚西方的弹药储备不足,难以扭转战局;就算西方奇迹般地凑齐了反攻所需要的大量武器弹药和装备,乌克兰方面也没有足够的兵员来操作这些装备。但泽连斯基怎么说?对于美国承诺提供的武器装备,他看起来非常开心和满足。但他也一定知道最近战场上的权力态势。问题是,泽连斯基是否已经脱离了现实,就像纳粹第三帝国末期柏林地堡中的希特勒那样,还是他另有打算?
米尔斯海默:我认为,每当一国的领导人处在战争时期,且他的国家居于劣势时,很少会有领导人选择退出战争以及时止损。大多数情况下,领导人会抱着可能发生奇迹的期待,苦苦坚持。如果我们回顾美国在阿富汗的20年经历,事实上,过了还不到10年就很明显,局势已经无可救药了,但我们却迟迟不肯放手。当特朗普总统在第一任期决定撤军时,还遭遇了诸多阻力。拜登总统在执行撤军的过程中也遭遇各种阻力。
我的年纪够大,还记得越南战争时期的事。我想,如果不是美国国会的坚决反对,我们可能今天还在越南打仗。当你已经投入了这么多沉没成本时,要放弃一项事业真的非常困难,这正是我们在俄乌战场上看到的情况。乌克兰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认为他们已经损失了超过一百万人,包括阵亡和重伤。接下来,他们只会损失更多的人员和领土,这个话题我们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
当地时间7月10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马来西亚会面。 视觉中国
乌克兰人应该抓住机会达成停战协议,但他们的领导层根本不这么想。他们想要死撑下去,期待奇迹的出现。现在,随着美国决定重新介入俄乌冲突、特朗普表现得越来越像“第二个拜登”,乌克兰人或许认为,也许奇迹能够发生。但你我都心知肚明,奇迹不会发生。
戴维斯:既然您提到了这个话题,我想听听您的看法。特朗普在记者会上说,这是拜登(导致)的战争,如果当时(2022年)是他在任,这场战争绝对不会发生,现在他却要处理这个烂摊子。就凭目前的一通操作,他还有资格说这句话吗?在我看来,之前这话也许有道理,但现在,你不可能再甩锅给拜登了,这是你肩负的责任。
米尔斯海默:我同意,我不认为特朗普现在还能辩解说,这不是他发动的战争,不管是在昨天还是上周。自从他走进白宫并明确表示,他会解决拜登留下的烂摊子时,这场战争就轮到他处理了,现在更是如此。
我想特朗普没有想明白,不管是在俄乌冲突还是伊朗问题上,一旦你被卷入这些战争,这就会变成你的责任,想要抽身是极度困难的。拜登值得肯定的一点在于,他竭尽全力避免美国与伊朗开战。2024年,以色列曾两次试图引诱美国对伊朗开战,而拜登政府明智地没有上钩。
特朗普政府经历的是,在那场“十二日战争”中,他“上钩”了,决心亲自下场。美国已经下决心对伊朗开战。特朗普以为这就是一次性的行动,他以为在6月22日能够冲进去、狠狠地轰炸伊朗,这事就算完了。我不认为事情会以这种方式收场,在俄乌冲突上也是如此。你可以说,之前特朗普还是半只脚踏进了俄乌冲突,现在他已经全身心地被卷入其中。
目前,这场冲突还看不到尽头。他真的相信俄乌战争会在五十天内结束吗?难道五十天后,特朗普将向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俄罗斯领导人届时会束手无策,他会投降,双方将达成一份对美国有利的协议,然后我们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你真的认为这一切会发生吗?我觉得不太可能。
我认为这场战争会持续下去,而俄罗斯最终会赢得战争。当他们获胜后,我们(西方)会就此陷入一个充满毒性的政治环境,我们将面临一场被冻结的冲突,冲突的双方憎恨彼此、竭尽全力破坏对方的立场。俄罗斯试图削弱美国在西方的地位,我们则试图削弱俄罗斯在乌克兰占领区的地位。东欧地区还面临各种可能引爆冲突的热点问题,它们都与当前的俄乌战事紧密交织。未来,我们将面临无尽的麻烦,仅仅这一场麻烦就看不到尽头。特朗普想在五十天内找到神奇的解决方案是痴人说梦。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