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赖清德亲手发动的“大罢免”,最后却成了他的滑铁卢。
新一轮大罢免结束,投票结果出炉,民进党惨败!他还面临民进党内部其他派系的施压,或将辞去职务。而在这个时候,大陆在台海也有大动作,具体是什么呢?
民进党动员失败,赖清德挫败成定局
8月23日,针对 7 名国民党籍民意代表的第二轮罢免案举行投开票,但进行了半个小时就失去了悬念,
7 件罢免案的 “不同意罢免” 票数均一路领先 “同意罢免” 票数,最终,没有一名蓝委被罢免,民进党遭遇了0:32的惨败。
这是继7月26日大罢免后,民进党的又一种重大失利。
这次大罢免中,民进党属于是遭到了舆论和现实的双重反噬。
当初,赖清德为了助力“大罢免”,他推出“团结10讲”,在演讲中高举“保台反中”口号,甚至提出“杂质论”,将不同意见者视为“政治异类”。
但岛内民众并不买账。
原定10场演讲,仅完成4场便因“台风”取消。中间选民对于政治斗争已感疲惫,关心的反而是电价、房价、就业,还有美国新关税下的产业危机。
这一招失效之后,赖清德又干起了“老本行”,开始打抗中保台牌,又是要去南美,又是要过境美国,试图推高两岸之间的对立情绪,将路线拉到民进党熟悉的领域中去。
结果这次大陆就没接招,结果“抗中保台”根本就没有声量,赖清德的支持率也就一直上不来。
更关键的是,这时候又送了一个“神助攻”,宣布对台湾“20%+N”的关税,甚至远高于日韩。
这一击,让赖清德的“亲美抗中”人设瞬间瓦解。
岛内财经界普遍认为,赖清德团队缺乏实际应对能力,对外无外交筹码,对内无经济缓冲,民众信任度自然崩盘。
如今,32案全败,罢免行动沦为民进党自毁长城的起点。
这一轮罢免,本质上是赖清德力推的政治清算手段,目标是削弱在野党在“立法院”的制衡力,稳固民进党执政。却没想到,操作得越急,反弹越大。
岛内主流舆论几乎一致认为:这不是民众的罢免,这是执政党的报复。
罢免行动引发党内地震,派系分裂浮出水面
选票出来后,赖清德当晚发表讲话,承认“施政不足”,却没有明说是罢免失败,更没有道歉或请辞。
他只提到要启动“内阁”人事调整,“听到人民的声音”。
不过,赖清德说了这么多,岛内民众并不买账,民众痛批他认错太晚。眼下,已经到了赖清德最难的时候,他个人的支持率已降到上任以来的最低。
与此同时,民进党高层已经出现了松动。
赖清德当局的“经济部门”负责人郭智辉、“数发部门”负责人黄彦男都递交了辞呈,“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传出请辞但被慰留。
这是典型的“丢卒保车”操作。
赖清德本人不动,先让下属背锅,试图稳住局面。但党内反弹随即而来。
最明显的信号,来自他原本最稳的地盘——高雄。
陈其迈静默应对,绿营内部避险信号明确
罢免期间,高雄市长陈其迈的表现格外引人关注。作为民进党重量级人物,陈其迈并未站台支持赖清德的罢免行动,也没有在公开场合提及相关言论,更不见任何“赖系政策”的背书。
这不是疏忽,而是刻意的政治切割。
高雄是绿营铁票仓,照理说陈其迈应当全力协助赖清德整合资源。但他选择保持距离,说明即使是绿营核心,也开始对赖清德的政治判断失去信心。
在岛内政治文化中,这种“避险姿态”通常意味着:领导力正在流失,派系开始自保。
更值得注意的是,英系、苏系等非赖派系也未在罢免期间积极发声。整个民进党,开始进入“各自为政”的状态。
滚装船穿越台海,大陆实兵演练释放信号
就在岛内政坛动荡之际,大陆在台海也有了新动作。
这两天大陆军方的动作不小,只是没有声张。从22日早上6点到23日早上6点,大陆共出动了5艘军舰以及22架次战机,在台海周边活动。光是越过所谓“中线”的战机,就达到了18架次。
这类演练以前很少公开披露,而这一次,虽然大陆未高调宣布,却选择了在岛内政局最混乱的几天里展开。
这不是巧合,是“沉默中的战略信号”。
其实,事到如今,台军高层也知道:大陆军方正在死死地盯着岛内的一举一动,防止赖清德跳脚。
这类表态背后,是战略定力与节奏掌控。
从“双城论坛”的友善表达,到罢免期间的军事演练,大陆对台策略正在从“反应式”逐步转向“主导式”。
罢免是岛内的事,但大陆在关键节点释放军事压迫与心理威慑的能力,已经成为两岸博弈的重要一环。
蓝白双方借势重组,民进党陷入内外交困
而就在赖清德为了“大罢免”结果焦头烂额之际,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则有些要功成身退的意思。
在大罢免结果出炉之后,朱立伦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发表谈话,表示赢得反“大罢免”胜利之后,是顺利交棒、放心交棒的时刻,希望卢秀燕能接替自己,成为国民党下一任主席,承担主席大任。
同时,他还针对当前台湾情况提出了包括抢救经济、释放柯文哲等在内的五项改革呼吁。
卢秀燕的入局,能否改变岛内三大党派的格局,现在真不太好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赖清德试图以一己意志操控岛内政治局势,结果却被民意反噬。罢免案全败、党内失控、舆论逆转、外部施压,每一项都在削弱他的执政基础。
而大陆则在沉默中布阵,以战略定力应对台海局势,用行动回应“台独”挑战。
这场政治豪赌,胜负已分。民意如潮,岂容逆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