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浙江渔民误捕一罕见“晒太阳鲨”:一鱼之下,万鱼之上
21609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昨天中午11点多,有热心读者报料,有渔船误捕海中稀有巨兽——姥(mǔ)鲨。
在渔民间流传的一张照片显示,一条姥鲨躺在渔船的甲板上。
记者马上联系了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馆长陈健,他说自己也是刚刚了解到这头姥鲨的信息,前天晚上,一艘温岭的渔船在海上作业时误捕姥鲨,几个微信群里在转,这条姥鲨长9米,很遗憾的是,姥鲨误捕上船后,已经死亡。
陈健说,中国海域鲜有姥鲨的捕捞记载。据他了解,国内的姥鲨标本也很少,“天津和青岛相关科普场馆有展出,我们期望有幸能将这件姥鲨制成标本留在浙江,让浙江的公众可以更方便地去了解它”。
据相关报道,2016年,江苏渔民出海捕鱼,返程时捡到一头已经死掉的姥鲨,体长7.5米,重达5吨,卖给一家展览馆,卖了19万元。
图源:网络;侵删
姥鲨,又名象鲨、姥鲛、老鼠鲨等,一鱼之下,万鱼之上,是极其罕见的海洋生物,体形仅次于鲸鲨的世界第二大鲨鱼。很久以前,姥鲨被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称为Sun Fish,意为“太阳鱼”。这是因为姥鲨非常喜欢将背脊露出海面,甚至还会肚皮朝天,就像人类享受日光浴似的。但由于翻车鱼才是世所公认的太阳鱼,为避免混淆,威尔士自然学家托马斯·彭南特于1769年将姥鲨改名为Basking Shark,意为“晒太阳的鲨鱼”。
那么,“晒太阳的鲨鱼”又怎么变成“姥鲨”了呢?原来,中国人觉得这种巨鲨性格温驯、行动迟缓,就像邻居家老太太似的,就颇具创意地将“Basking Shark’称为“姥鲨”。当然了,姥鲨的“晒太阳”并不是在休息,而是在捕猎。由于姥鲨捕猎全程就只是张大嘴游动,借助游泳让混杂食物的海水自动流入口中,所以看起来像无所事事地晒太阳而已。
一头姥鲨能带来很高的收入,其肝脏是制造鱼肝油的原料,姥鲨的鱼翅也可以卖到很高的价格,人们看到了姥鲨身上的经济价值,为了获取鱼肉和鱼油,人们大肆对姥鲨进行捕杀。200年前,海洋中到处可见姥鲨的身影,但经过年复一年的不断猎捕,姥鲨的数目严重下降,世界范围内的很多国家都正在采取保护行动,并限制其相关产品的贸易。尽管如此,姥鲨目前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濒危(EN)等级;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来源:生态中国网综合杭州网、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本图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源:生态中国网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