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则新闻,由上观新闻发布,说的是同济大学一位建筑学园林设计专业的女生,大学毕业后又花30万到欧洲读了一个酒店管理硕士,最后学成了厨师。回国后在上海找了一份厨师工作,每月薪酬5500元。新闻发布后,立即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学历浪费”、“职业降级”等标签也贴到了她的身上。然而,她自己却感到很快乐、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消息,内心也是摇摆不停的,既感动,又难过。感动的是,这位女生,能够如此坦然地面对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坦然地对待低薪当厨师,坦然地被别人贴上各种标签,说明她是真正成熟的大学生,也是很有前途的大学生。难过的是,那些随意给她贴标签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对别人的选择如此不屑一顾,真的自己比她做得好吗?

北京大学国发院原院长姚洋教授说过一句话,他说,进入社会后,大学学的东西10%都用不上。这可是国内顶尖大学的教授说的,他说这样的话,一定是有依据的,至少,看到很多这样的现象了。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他的话,对还是错呢?

我认为,姚教授的话,说对了一半。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来看,应当是对的。学生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确实有用率很低,10%是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数据。但是,又不尽然,学生在大学期间,学的不只是专业知识,还有其他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与人交往等,是大学中必须学会的一门课,否则,就适应不了社会。

恰恰是,与人交往这门课,在多数大学里都是不合格的,是很难给学生带来更多有用的东西的。相当一部分老师,自己还不怎么认识社会和世界,却要去教育学生认识社会和世界,确实有点不切实际。而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专业知识对学生来说,可用度实在太低,如果能把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有效提升,可能比学再多的专业知识也有用。

真正的专业知识,只对那些立足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发明创造的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更有用,社会科学等门类的大学生,需要的是社会经验、与人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如果哪位老师能够多多传授这方面的知识给他们,可能对学生来说,才是最实用,也是最适用的。

回到同济大学的这位毕业生来看,她能够再去国外留学,并在国外学成厨艺,回国后,继续当厨师,做自己儿时就喜欢的工作,有什么不好。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才是最好的工作,也是最好的老师吗?可以肯定,比她从事大学所学的园林设计专业,更能发挥她的潜力,也一定快乐和喜悦多得多。

大学对人才的培养,不能被书本困住手脚,而要跳出书本,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而这,是多数老师的短板。因此,要让学生成为更好的人才,更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就必须从老师抓起,让老师先变成这样的人才。如此,今后在老师的选拔方面,也要改变按照文凭、学位选拔的做法,从企业、研究院所等进行选拔,到机关去选拔,到生产第一线去选择,通过这样的选拔,在老师队伍中,充实更多具有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双重”能力的老师。即便是搞基础研究的,也要从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等去选拔,研究的高度、深度、广度、粘合度等都会更高。尤其重要的是,他们更知道现实生活中缺什么、需要什么,企业需要哪些技术和创新成果,哪些属于企业发明创造中急需要的技术创新成果和科研成果。那么,像同济大学那位同学那样,或许就没有必要花钱到国外去学习了。即便学习,也会更加轻松一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