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33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天之子李世民》,开西方世界唐太宗李世民学术型传记之先河。费子智用优美的英伦传记笔调描述了伟大帝王李世民的传奇一生,以及他的性格、生活与文治武功。同时,他将李世民及新生的唐王朝置于六世纪晚期至七世纪早期欧亚大陆社会、政治、军事、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大脉络下,用比较史学的视域,讲述了包括汜水之战在内的统一战争、玄武门之变、改革文官制度、太子李承乾的悲剧等重大历史事件,不仅将李世民定义为一位屹立于欧亚大陆的伟大帝王,也盛赞了其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重建大一统的政治秩序、拯救东亚文明于崩溃和毁灭的边缘,并在远东地区保存和传播“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中华文明之功绩。

目 录 示意图 版画 隋唐重要人名表 唐帝室系谱 序章 公元七世纪的中国 第一章 隋王朝的覆灭 第二章 唐王朝的建立(617~618年) 第三章 西部征伐(618~620年) 第四章 汜水之战(620~621年) 第五章 和平及其巩固(622~624年) 第六章 玄武门之变(626年) 插曲 李世民的性格 第七章 征服突厥(624~630年) 第八章 长安的朝廷(630~640年) 第九章 皇太子李承乾的悲剧(643年) 第十章 高句丽之战及其晚年(645~650年) 附录一 唐王朝前后中国统一与分裂时期一览 附录二 618年唐王朝人口的最新估量 索引 译后记

第一章 隋王朝的覆灭(节选) 这是一个充满麻烦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忠诚是不确定的,未来则昏暗不明,充斥着狂风恶浪。恰恰就是在这样的世界之中,在中国西部的长安城里,李世民降生了。这一年是公元600年。他是一个古老而显赫的贵族家庭的次子,这个家族上可溯至汉代赫赫有名的将军李广。 汉代的李氏家族后来在甘肃凉州附近定居下来,那里当时是汉王朝西北的尽头。这个李氏家族非常有权势。在公元400年时,伴随洛阳沦陷于鞑靼人制造的大混乱之中,李暠自立为凉州地区的独立君主,国号西凉。李暠和他的两个儿子统治西凉近二十年,直到其被鞑靼人攻灭。

幸运的是,李氏家族却在这场大灾难中幸存下来,随后向东迁移到长安。长安此后成为西魏的都城。李氏家族的一些成员臣服于西魏以及北周的皇室,并向他们效忠。西凉末代君主的第六代后裔李昺因为忠诚与贡献被册封为唐国公。李昺娶了鞑靼人独孤氏家族的一位女子,所以他和隋王朝的奠基者杨坚是连襟。李昺的儿子是李渊,李渊则是李世民的父亲。 除次子李世民之外,李渊和他的正室窦氏还生育了四个孩子。但只有其中三位在当时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即长子李建成、末子李元吉以及女儿李氏。 李世民是这个伟大家族的次子,从小接受了他所在阶层的教育并拥有相关素养。这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和书法,这些都是精英阶层的年轻人学习的内容。中国书法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技能,它还被认为是与绘画和诗歌齐名的三大重要艺术之一。李世民就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笔下的许多作品被镌刻在石头上,保存至今。李世民的这些石刻拓本在中国被广泛出售,作为后世学生学习书法的一种风格范本。

除了统治阶级一直非常重视的学术性教育之外,这个男孩也是在鞑靼人进入中原之后,在年轻人间流行的模仿战争的娱乐活动中训练、成长起来的。李世民对马匹狂热的喜爱,也许是从他祖母家族那里遗传来的。 他的这一兴趣可以由著名的昭陵高浮雕证明。李世民的墓前有六匹战马的雕像,刻画着他所骑乘过的、为他战死的战马的雄姿,栩栩如生。四骏目前藏在碑林博物馆。同时,李世民也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超级射手,可以说是他那个时代最有名的射手,这一绝技好几次挽救了他的生命。 在李世民少年时,父亲李渊被任命为山西地区的管理者,也是太原府的军事统帅。这个职位所管控的地区是与突厥政权接壤的主要军事边境之一,而突厥作为正在崛起的力量,此后会成为蒙古大草原的统治者。

正是在这样一个高远的、凉爽的山地型州郡,远离了奢侈、放纵的隋王朝的中央宫廷,李世民在此度过了他的性格形成期。他从伤痕累累的边防部队的老兵宿将身上,学会了在边关警报声中进行追捕远征,并锻炼出了进行战争突击所需的忍耐力与持久力。 作者简介

费子智(C. P. Fitzgerald),原名查尔斯·帕特里克·菲茨杰拉德(Charles Patrick Fitzgerald),190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曾在伦敦亚非学院学习汉语,因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1923年来华后在此居住和工作了十多年。其间曾到中国各地考察,他不仅对中国了解很深,而且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他1950年离开中国后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任教,直至1992年去世。他毕生从事中国历史、文化和外交关系的研究,著有《中国文化简史》《武则天女皇》《五华楼》《胡床》等多部作品,对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

译者简介

童岭,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六朝隋唐时代的学术、思想与文学,古代东亚史与域外汉籍等,著有《南齐时代的文学与思想》《炎凤朔龙记:大唐帝国与东亚的中世》《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研究》,译有《唐代传奇小说论》《中古中国的文学与文化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