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是我国古代封建礼教中的一种特有现象。一般指的是古人在言谈和书写时要避开君父尊亲的名讳,避讳起源于周朝,秦汉时期以后,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者政策,儒学思想占据主导地位,避讳制度日趋成型,其兴盛于唐宋时期,极端于明清时期,在民国时期最终被废除。

避讳说白了就是封建阶级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特殊思想手段,《公羊传·闵公元年》言:“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也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而避讳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国讳、家讳、圣讳。 一、国讳(为尊者讳)

国讳所涉范围涵盖全体国民,就连皇帝本人也包含在内,不可避免。主要是避讳皇帝及其祖辈的名讳。

比如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每个人都能自称“朕”,但是秦始皇把它作为了皇帝的独有称呼,那么平常老百姓是不能再用“朕”来自称的了;秦始皇名为嬴政,为了避讳“政”及其同音字,“正月”改为“端”月或者把“正”改为“征”的相同读音;东汉光帝名字叫刘秀,为了避讳“秀”字,“秀才”只能叫“茂才”;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世”、“民”二字,观世音菩萨改为观音菩萨,民部改为吏部;明朝“朱”为国姓,朱元璋给猪赐名为“肥肥”(口语),猪又称为豚tún、豕shi、彘zhì(书面语)……诸如此类现象,不知凡几。 二、家讳(为长者讳)

家讳又叫私讳,是家族内部之间避父祖名的一种做法,是国讳延伸至家庭的表现,也是家族伦理道德的体现。

比如诗鬼李贺,纵使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因为避讳,一生无缘科举,最后郁郁而终。唐朝有规定:“凡进士入试,遇题目有家讳,即托疾,下将息状求出。”李贺父亲名字叫李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一些竞争者为了除掉李贺就拿这个说事,李贺避讳父亲名字,只得退出科举考试;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司马迁在创作《史记》时把宦官赵谈改成了赵同;苏洵父亲、苏轼祖父名曰序,于是苏洵写文章改“序”作“引”,苏轼写序文也改称为“叙”或者“引”,所以你现在看到有的人写序言或引言就出自这里。以上这些为了避家讳的还算正常,有的古人为了避家讳的常令人忍笑不禁。比如北宋诗人徐积因为父亲名字叫徐石,徐积干脆一生不用石器,就算走路遇到石头也要避开不踩,如果遇到石桥,便绕路走,实在绕不开,就请人背他过去。 三、圣讳(为贤者讳)

圣讳也叫“为贤者讳”,是对封建社会所推崇的圣人贤者的名讳。圣讳没有国讳和家讳那么严格和广泛 ,因为圣人的范围较小,即可以是朝廷所规定的圣人讳,也可以是老百姓自发的为圣贤避讳。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避孔子讳,孔子名丘,姓丘的自然就犯了圣讳,所以从宋代起,“丘”姓加多了右耳旁改为“邱”,直到五四运动之后,部分人才把“邱”改为原来的“丘”,我们现在看到的“丘”和“邱”姓,其实本属同宗,更有甚者是父亲姓“丘”,子女姓“邱”的,也就见怪不怪了。

在古代不论是人或事,只要犯讳了都要避讳,那么古人避讳的方式有哪几种呢?一是代称法,用另外一个名称代替原来的名称;二是改字法,把原来的字改成一个与它意义相近或相同的字;三是空字法,简单粗暴的就留空不写,或者用“口”、“某”、“讳”等替代。四为缺笔法,在原字最后一两笔处漏写。

唉,为了避讳,古人真是煞费苦心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