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与贾家同为四大家族的史家,唯一令读者所熟知的便是史湘云一人了,这位出身高贵的千金小姐,年幼失恃,自小跟随叔叔婶婶过活,被贾母接进贾府居住过几年后,再次回到史家,此后便是偶尔来贾府短住,和这些姐妹们吟诗作赋。

根据史湘云在贾府的行止,可见其豪迈不羁,豁达开朗,文采风流,才思敏捷,够得上“风流名士”一词。那么这一位好姑娘,她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呢? 纵观全文,作者对史家的交代少到可怜,除了“护官符”中那几句吹捧痕迹极其明显的谚俗口碑,便是第四十九回交代史鼐迁委外省大员一事。而对于史湘云在贾家的情况只字未提。不过,薛宝钗似乎对此了如指掌。 在第三十二回,薛宝钗听闻袭人邀请史湘云为宝玉做针线,环顾无人后忙悄悄劝阻,原因是史湘云在家要帮忙做针线,工作量巨大,而且过得非常不好: “……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为什么这几次他来了,他和我说话儿,见没人在跟前,他就说家里累得很。我再问他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他就连眼圈儿都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想其形景来,自然从小儿没爹娘的苦。我看着他,也不觉的伤起心来。” 有此段话可以看出几个信息: 其一,史家没钱了,所以家里的针线都自己动手; 其次,史湘云在史家日常被两个婶婶苛待,而史湘云有苦无处诉; 最后,薛宝钗还告诉袭人,史湘云的每天做活到三更天,婶婶不让她为别人做一点半点。

总的来看,史湘云在家就是个灰姑娘,行动处被人限制,黑天白日地做活,毫无自由和尊严可言。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在某个中秋夜里,史湘云对林黛玉说的一句话,透露她真实的生存环境。 在第七十六回,正值中秋之夜,彼时因大观园抄检,薛宝钗早搬出去居住,见王熙凤病了,几个丫头被撵,气氛异常冷清。史湘云和林黛玉悄悄逛到凹晶馆,看那皓月在空中池中相映,微风徐来,神清气爽,史湘云不禁笑道: “怎得这会子坐上船吃酒倒好。这要是我家里这样,我就立刻坐船了。” 这一句话,除了看出史家和贾家一样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园子,亦见史湘云在史家仍是自由不羁,不受束缚的。毕竟那个时代,一个大家小姐在船上吃酒很难被理解,而这样的行为史湘云却能随心所欲,如此,薛宝钗口中史湘云的惨境,我们是非常有理由怀疑的。而事实上,但凡我们细细审视一番,便完全可以确定,史湘云不仅在家非常自由,不受苛待,而且她的叔叔婶婶对她的照顾超越了许多姐妹。

先说说做针线的事。 据宝钗所言,史湘云每天跟婶娘做针线到三更。然而,在第四十五回,文中曾写道: 宝钗因见天气凉爽,夜复渐长,遂至母亲房中商议打点些针线来。……园中姊妹处也要度时闲话一回,故日间不大得闲,每夜灯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寝。 此处可知薛宝钗自己亦是针线活做到三更的,这正符合薛宝钗的价值观,毕竟她不仅一次劝导姐妹们“女子无才便是德”,要以针黹女红为要。可是,怎在同时做针线到三更,她这里是尊崇“妇德妇工”,到了史湘云身上就是被苛待了呢?而且这针线并非史湘云独自作,是婶娘陪着她做,很明显,史家婶娘是在根据当时主流价值观培养史湘云,这种任务就像现在的父母辅导孩子做作业一样,能算得上苛待吗? 再说一件让薛宝钗汗颜的。 在第三十二回,史湘云再次来到贾府时,就已经定亲了。对方是谁文中没有交代,但很显然,史家叔婶是不会让史湘云随便下嫁的。只看一处细节我们就明白。

贾母生日,各王妃诰命皆来贺寿,贾母等人在荣府接待堂客,这一天南安太妃到贾府后,便称要见几位姑娘,贾母命王熙凤叫来薛家姐妹、林黛玉和史湘云,再者是探春。文中写道: 众人中也有见过的,还有一两家不曾见过的,都齐声夸赞不绝。其中湘云最熟,南安太妃因笑道:“你在这里,听见我来了还不出来,还只等请去。我明儿和你叔叔算帐。” 由此可知,同是贵族小姐,但史湘云在她婶婶的安排下,多次接触上流社会的各种社交活动,这样的活动非常需要人力和财力,的投入成本极高,可是史家叔婶却毫不吝啬。旧时,未婚女子被带去参与这种活动,除了培养贵族气质,便是相亲,所以南安太妃才和史湘云如此熟稔,连玩笑话都能说得轻松。 很显然,史湘云就是在这样的社交中被某家王公贵族相中的,并在即将及笄之时定下亲事,一切都顺风顺水。而一介商户之女薛宝钗呢?除了贾府,她根本没有参与这样活动的机会,而过了及笄仍未有人来相看,只能紧紧盯着贾家这门亲事,差距不要太明显。

所以,那些史湘云被叔婶苛待的传闻,不过是薛宝钗在挑拨是非,目的不过是为了接过袭人手中的针线,日后好表功而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