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丧葬文化源远流长,讲究“人死为大”“入土为安”,为的就是给逝者最后一分安宁和尊重。现在随着火葬的推行,古老的土葬方式也逐渐被替代,不过关于火葬却总有诡异的传闻。


       有人说火化到一半尸体会突然哭泣“诈尸”,有人说生前功德深厚者火化后会出现“舍利子”等,加上目睹火化全程的人很少,所以这些“故事”愈演愈烈,让人对火葬的秘密十足好奇。


       那么,当逝者被送入殡仪馆后将会迎来怎样的对待呢?火化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
       神秘的火葬之路
       遗体处理方式多种多样,文学作品中经常为我们描述如海葬、天葬等小众方法,但其实火葬才是最常见的,一般由专业工作人员把遗体推到火化炉里进行燃烧,听起来并没有什么特殊。


       当遗体送往殡仪馆,不会立即就被推到炉子里,而是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预约、检查等。工作人员会查看逝者的死亡证明,一方面是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规避所谓误烧的风险。


       在这些措施完成之前,遗体将会被暂时放置在冷藏室里,让家属有足够的时间决定骨灰盒、花圈、服装等物品。之后逝者就会被推出来,由入殓师进行遗体化妆和最后的整理。


       一般情况下,遗体身上所携带的橡胶、塑料等易造成污染的东西,或者贵重物品都会被拿出来一同交给家属。在正式规定下,工作人员是绝对不能随意私藏逝者遗物的。


       在与亲友最后的告别结束,遗体就将被推进火化炉迎来火焰的洗礼。首先,它们会被喷上柴油,这是为了助燃以保证之后的火化过程能顺利推进。这个举动一般是由火化炉的喷油装置去做,而不是人为。


       其次,火化炉的温度会开启到400~500摄氏度,来燃烧遗体身上的头发、衣物和脂肪。不过遗体外面都是有套一个盒子的,所以不会马上就烧到遗体的皮肉,而是先将外物烧尽。


       然后,就是焚烧遗体的内脏、血液及肌肉。在这个过程中,焚烧炉的温度会提升到600度高温,人体内的水分可能会在高温作用下滋滋作响,听起来就像有人在鸣叫一般,也就是传闻的“尸体哭叫”“诈尸”等现象。


       最后一步便是焚烧遗体的骨骼。在长久的高温持续下,遗体基本上已经变成脆弱的骨架了,结束后这时工作人员就会用小锤子、钩钳敲击受热不均导致没有燃烧殆尽的残余物质。


       但是不管怎么样,火化的行为在很多家属看来都是对遗体的摆弄,是不尊重逝者的行为。所以为了防止误会和不必要的争端,大多数地方都是让家属停留在等候区,不能直接参与火化过程。


       为什么只让带走一点骨灰?
       很多人认为,火葬结束之后,殡仪馆只允许家属带走一点骨灰,令人不由得怀疑剩下的骨灰都作何使用了。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而且没有事实依据,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经过前面所说的四个步骤,人体的绝大多数器官和软组织都会被蒸发、氧化,留下由碳酸钙等物质组成的干骨头碎片,最终得到骨灰的重量至多也就在6斤~10斤左右,合着也只有死者生前体重的3.5%。


       在无尽的悲恸下,死者家属的情绪无法保持稳定,不能接受自己的亲人从一个大活人变成这么点骨灰的形式,所以,殡仪馆只让带走一点点骨灰的说法才会流传出去,但这其实是家属情绪失控和缺乏常识导致的认知错误。


       而且,殡仪馆对火葬的要求规定非常严格,其中的工作人员也是我国的公职人员,必须在工作过程中保证遵守国家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克扣焚烧的骨灰也没有什么用处,更是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若无特殊要求,人们带走的都是大致完整的骨灰,而不是所谓火葬克扣骨灰的说法。
       火葬场有什么特殊的讲究?
       在很多人记忆中,小时候跟随家人去火葬场的记忆都很模糊,火葬的步骤也进行得非常快,小孩子还不允许被进入灵堂。如果问起大人,他们都会解释说怕小孩害怕,但其实这种传统自古以来便有沿袭。


       从我国的民间说法来看,小孩子的眼睛能看见成年人看不到的事物,而且体质特殊容易,很可能会被不干不净的东西沾惹,所以最好不要去火葬场。


       但从科学的解释来说,小孩确实不适合去参加白事。他们的心理还未成熟,三观也在形成的阶段,对死亡的理解并不深刻,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可能会让他们产生误解从而无法敬畏生命。


       在殡仪馆、火葬场或者追悼会现场,还有一个禁忌是不能喊自己的名字。老一辈人认为逝者虽然肉体离去,但“灵魂”还没彻底消散,所以如果在现场突然高声叫自己的名字,可能会被一同“带走”。


       虽然听着非常不吉利,但这并没有科学依据,只是提醒人们保持葬礼气氛的一种“警示”。我们都知道,葬礼现场是非常肃穆的,现场的人们也最好是保持安静不要随便走动。


       参加火葬场活动不仅仅有这些特殊习俗,还有很多规矩要求人们遵守。一般情况下,参加者不能携带自家猫狗进入场所内,也不能穿颜色鲜艳的衣服,衣着最好以庄重的黑白灰色系为主。


       同时,人们不能在现场大声喧哗、笑闹,也不能对遗体指指点点。这些规矩看似繁琐,但都是在表达对逝者的尊重,而且不恰当的言行举止很有可能对本就悲恸的家属造成更大的打击。


       如此看来,火葬场的“秘密”都有迹可循,我们也不应该去相信那些迷信诡异的传闻,而是要以科学、客观的态度去看待火葬,毕竟学会接受新生与死亡都是人生的必修课。感谢您的阅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