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战作为现代军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是最早涉足这一领域的国家之一,二战时期,美国研发的杂波干扰机降低了德军炮瞄雷达对美军轰炸机的命中率,到了越南战争,为应对苏制S-75防空导弹的威胁,美国大规模部署了电子战飞机和野鼬鼠飞机,使得S-75的命中率从10枚导弹击落一架飞机降至60枚才能击落一架。


       1990年代,中国在电子战领域处于极大劣势,面对美军先进的电子战技术,显得无力招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电子战能力已今非昔比,完全不再需要依赖原始的方法来进行电子干扰,电子战利用电磁波和电磁能量干扰、破坏或控制敌方的电子系统和通信网络,从而保障己方设备的有效性,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电子战能力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在抗美援越和抗美援老期间,中国曾研制过一些干扰机和欺骗机,但这些设备在应对美军的先进电子战技术时显得捉襟见肘。


       1994年,美军“小鹰号”航母战斗群驶入黄海,中国开始了“神圣94”海空联合演习,美军借此机会试探中国实力,美军EA-6B电子战飞机利用先进的干扰技术,制造出大量虚假雷达信号,导致中国防空系统陷入瘫痪,这一事件暴露了中国在电子战领域的巨大劣势,也促使中国开始重视并加快电子战能力的发展。


       在1996年,中美若发生冲突,美军将凭借其电子战优势,采用空中力量和高科技武器对中国实施大规模空袭,美军可动用大量间谍卫星、电子侦察机、电子监听站和电子侦察船,24小时不停地搜集中国的雷达频谱和电子特征,实施针对性的大规模防空压制战。
       美军的EA-6B电子战机和EC-130H通信干扰机首先出击,干扰中国的预警雷达和防空火控雷达,让雷达屏幕上充满干扰信号,野鼬鼠飞机使用反辐射导弹摧毁防空雷达,攻击机则加装电子干扰吊舱,避免被防空导弹锁定。


       电子侦察船装备了无线电/雷达接收机、记录设备和信号分析仪器,负责在各大洋中截获对方电磁波信号,收集对方电子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战术性能,为作战行动提供情报保障,苏联海军是电子侦察船的先驱,他们在冷战初期用东德建造的20余艘拖网渔船改装成“海洋型”电子侦察船,这些船只造价低廉,但自持力和抗风浪能力不足,苏联随后建造了更多大型电子侦察船,如巴尔扎母级、香脂级、莫马河级和樱桃级等,共有十余种70艘。


       在80年代建造的“香脂级”电子侦察船,被誉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侦察船,排水量达到4000吨,装备齐全,最大的电子侦察舰则是36000吨的“乌拉尔号”核动力电子侦察舰,配备了三阵面大型相控阵雷达,可以作为舰队旗舰,还能执行空间观测、导弹监视和通信中继任务,遗憾的是,“乌拉尔号”因意外损毁,苏联解体后被拆解。


       2001年发生的南海撞机事件对中国电子战能力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当时,美国一架EP-3E电子侦察机在南海上空被中国战机拦截,之后迫降海南陵水机场,美军机组人员准备销毁机密设备,但由于时间紧迫,许多重要设备未能完全销毁,这次事件为中国提供了研究美军先进电子战设备的机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电子战技术的发展。


       2015年,中国研制了类似美国EA-18G“咆哮者”的歼-16D电子战机,具备强大的电子战和干扰能力,歼-16D配备了先进的电子战系统,可以对多个目标进行“跟踪-瞄准式干扰”,并携带反辐射导弹摧毁敌方雷达,这标志着中国空军在电子战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经历了多次电子战挫折后,中国开始大规模投入电子战研究,开展了“955工程”以弥补电子战短板,空军方面,研制了包括轰电-5、轰电-6在内的多种大型电子战飞机,海军方面,也发展了歼-10、歼轰-7、歼-16等多种电子战型号,各型战机具备挂载电战吊舱和反辐射导弹的能力,提升了中国的电子战能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中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电子战体系,比如,高新10号、运-8EW等大型电子战飞机具备强大的电子对抗能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