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清出身穷苦,5岁丧母,12岁丧父,生活无着,随叔父挑炉游乡,打铁谋生,奔波于湘、粤、赣边界接壤地带。经十年的勤奋苦练,学到一手锻工工艺。

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部队到白石渡,在这里打铁的王柏森,看到打土豪、分田地、带领穷人闹翻身的红军来到,丢下铁锤,带领10多名青年加入红三军团。为避免株连亲属、家族,改名换姓为吴云清。由于他带领的几十名打铁工人都参加了红军,所以红军首长就让他当上了修械班长,专门负责修理武器弹药。

1934年11月29日,吴云清所在的红三军团渡过湘江后,先向广西灌阳,后向兴安前进。由于敌军连日的围追堵截,红军伤亡很大,红军减员和枪支损坏的情况都比较严重,急需补充兵员和修理补充枪支弹药。连续两个多月的日夜兼程行军作战,吴云清也感到疲惫不堪。但他一想到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们,一想到枪支弹药是消灭敌人的重要武器,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缺少枪械零配件,他就利用从战场上收集来的报废枪械炮弹拆些零配件用;缺少修理工具,他就自己琢磨着改制一些工具用;缺少修械员,他就临时培训几名战士一起修。白天行军时,他们常常冒着枪林弹雨,在行军的队伍中跑前跑后为战士们修理枪械。晚上,他们常常冒着刺骨的寒风,借助月光和煤油灯,熬夜赶修枪械炮弹。冷得哆嗦,他就咬几口小辣椒;困得眼睛打架,他就用凉水激一下。最终,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修好了一批批枪械,保证了作战需要,多次受到首长的表扬。长征途中,吴云清和战友们常常是挑着修械工具,边走边吃几口干炒面,有时走着走着就睡着跌倒了。后来他索性和战友们解下腿上的绑带拴在腰上,一个拉着一个行军。

1936年2月9日,根据中革军委指示,红三军团缩编为四个团,同大部队一同掉头东进。红三军团一仗接着一仗打,一次作战中,红军的一挺汉阳造水压重机关枪出了毛病,吴云清不顾子弹在头顶上嗖嗖地飞,赶紧取出工具修理。可当他发现原因出在枪里的水烧干时,就让机枪手赶紧找点水加进去。谁知战壕里竟然一点水也没有了,机枪手急得两眼冒火。眼看着敌人又要冲上来,吴云清急中生智,对着机枪撒一泡尿进去,重机枪又重新哒哒哒地响起来,把攻上来的敌人打了下去。

2月18至21日,中央红军在太平渡、二郎滩等渡口“二渡赤水”后,出敌不意,回师黔北。川敌慌忙由扎西附近向东追击,黔敌也急忙抽调遵义及其附近的部队向娄山关、桐梓增援。他们从黔西、贵阳地区向遵义开进,企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或遵义以北地区。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决定乘追击之敌大部尚未到达之际,迅速击破黔军的阻拦,占领娄山关及其以南地区,再取遵义,以争取主动。

2月25日晚,红三军团官兵与敌人激战,英勇顽强地攻占了娄山关,歼敌一部。26日,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经过激烈战斗,击溃娄山关之敌,缴获步枪一千支和子弹十万发。吴云清从战场上下来,看着自己和战友们亲手缴获敌军的枪弹,非常兴奋。他带着修械班的战士将缴获敌军的枪支弹药进行了分类清点,以最短的时间先抢修出一批步枪、轻重机枪和驳克枪,尽快补充到作战人员手里。

4月,为了摆脱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由黔北地区经过川南,渡过长江,转入四川西北,协助第四方面军实行总反攻。中革军委命令中央红军迅速渡过赤水河,过江到四川西北部创建新的根据地。吴云清顾不得连日行军作战的极度疲劳,带着几名修械员,将由老虎钳、锉刀、锤子、螺丝刀、手锯等五大件修械工具组成的“移动兵工厂”和其他零配件、器材等,装进两个大铁箱,肩挑着随红三军团一起快速渡过了赤水河。

过江时,吴云清幽默地对战友们说:“咱们红军的肩挑兵工厂,胜过了清朝的汉阳兵工厂哩。”

扫码收听

嘉禾人民广播电台,嘉禾人自己的广播电台!

在嘉禾就听FM101.6

文稿提供:嘉禾县档案馆

制作:雷建军 康俊珍 雷蕾 刘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