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依托“未来教师创益社”,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联合上饶师范学院组团,共赴江西上饶开展爱心课堂、红色研学、调查研究“三位一体”的师范生实践育人项目,以实际行动擦亮未来教师底色,在服务社会中彰显青年本色,在祖国大地上书写调研报告。

图说:“沪上戎光”上海市高校退役大学生联盟团队赴上海某海军部队、才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主办单位供图(下同)

设计“梦想编织营”

经过4次课程审核会、14次小组讨论会,沪饶“弋”行实践队员们设计了“梦想编织营”“心理成长营”“劳美融合营”“综合实践营”“科普启迪营”“科学实践营”六大板块21节课程,跨学科融合,贴合时事热点与最新政策要求,致力于培养学生立足生活实际、主动探求解决方案的思维意识与能力。未来教师们走上讲台,紧跟时代脚步,讲述“嫦娥六号”的飞天故事;立足当地实际,带领学生们领略弋阳腔的艺术魅力;打破学科壁垒,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科学原理,探寻科学奥秘。

“在课《非遗艺趣冒险》中,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弋阳腔,我了解到这是中国古老戏曲声腔之一,也知道了它的历史渊源、风格特点;《英韵中华,跃动时代》通过英语与红色文化结合在一起,让我体验到了用英语讲述家乡故事的自豪感。”营员黄钰如对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印象颇深。“夏令营里有许多有趣的课程,尤其是《拨云见理》,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八个有趣的物理、化学小实验,我们分小组逐一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学习,超有意思!”营员丁思梦则着重表达了自己对科普课程的浓厚兴趣。三尺讲台上,队员们展未来教师之风采,将求知的种子春风化雨般传递到学生们心中,托起附属学校孩子们的多彩梦。

“名师课堂”受欢迎

支教期间,白天,队员们一起上课、听课;晚上,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复盘组会,就当天的课程进行教学反思,队员们对镜自观,从课堂氛围调动、师生互动、课堂时间把控等方面对教学课堂进行了自我批判与反思。朋辈互评、指导教师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兼听可广鉴,广鉴致丰盈”,未来教师们在反思中提升。此外,每天开展的“名师课堂”邀请了县域教学一线教师与队员们面对面。来自上饶实验中学的教师们从不同的角度,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同学们共话教师成长之路,引导青年学子在知行合一中弘扬教育家精神。

“名师课堂是每天组会最精彩的环节。周老师说,‘教育就是把你觉得正确的东西教给学生,即使现在他们感受不到,总会在人生的某个时刻认可你’,我觉得这大概就是教育价值的具象化吧。”华东师大的华馨雨在听了上实年级主任、高中化学教师周珍云的分享后如是说。上饶师院的邱萍在参加上实副校长、省特级教师超龙的讲座后也感慨道:“超老师提到的‘教学幸福感’应该是所有教师们的追求,是我们继续教学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将此作为未来教学的源动力。”队员们通过与一线教师面对面,逐步对教育的方法、教师的内生长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坚定了从教信念、进一步锚定了未来努力航向。

“研学课堂”收获大

在支教间隙,师生一同探访叠山书院,齐声诵读经典,在翰墨书香中感悟红色种子的萌芽与成长;参观闽浙赣革命旧址,走过一条条古朴的石子路,穿梭于各机关旧址之间,共忆那段峥嵘岁月;走进方志敏烈士纪念馆,“卓越的精兵风范,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高尚和爱国情操”跃然于眼前;来到湖塘村方志敏故居,学习《清贫》一文,体悟方志敏同志忠诚、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精神,在与村民的访谈中了解方志敏精神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一场短暂但深刻的研学,每一处都如同历史的活化石,让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与牺牲,以及他们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追求。红色精神尤其是方志敏精神在我心中更加鲜明、更加深刻,激励我珍惜当下,勇担使命,回报社会。”华东师大王钰茗感慨道。“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通过走访调研红色名村与革命旧址,未来教师们在实践中书写这份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深刻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驱动力。

郭嘉欣 王钰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