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在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积极布局的举措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未来几年,随着商业应用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低空经济产业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从即日起,潮新闻推出“寻找低空经济新质引擎”系列报道,以专业的视角和丰富的案例,解码产业成长背后的密码。

8月2日,深圳低空运行管理中心在前海正式启用,标志着深圳市低空飞行服务平台进入试运行阶段。

低空运行管理是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的核心。随着低空经济在3月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潮新闻记者梳理,今年以来,苏州、杭州、珠海、无锡等地均通过立法、建设平台等方式,推动低空运行和低空空域的管理。

【专题】低空经济,万亿新质生产力

2月27日,在深圳蛇口邮轮母港附近海域上空飞行的eVTOL。图源:新华社

首部地方性低空空中交通规则出炉

7月13日,苏州发布《苏州市低空空中交通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是全国首部地方性低空空中交通规则,共8章37条,主要从服务管理、运营管理、空域管理、飞行活动管理、飞行保障等方面对低空空中交通规则进行了规定。

中国民航大学低空经济与低空交通研究中心主任覃睿告诉潮新闻记者,此次苏州发布的《规则》,拉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等法律法规和大众的距离,为大家了解低空需要如何遵循法规搭建桥梁。

《规则》到,苏州将统一规划低空公共航路航线,空域用户可通过市级低空服务管理平台提出申请,报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

丰翼科技政务总监陈孝辉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低空物流航线基本全靠企业自身勘测和维护,如果每个企业都要重复这一流程,将浪费很多社会成本。

覃睿认为,低空企业对航线勘测是市场需求行为,应该值得鼓励,对于低空航线的管理,更多应该关注这些市场需求航线之间的交叉点和其运行是否存在冲突。这一规定的出台,让低空航线有了统一的管理和规划布局,避免出现重复建设的情况。

多地发力低空空域管理

在苏州之后,7月22日,无锡发布发布《无锡市低空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拟为低空经济立法。

《条例》提出,无锡市政府与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民用航空管理部门建立低空飞行协同管理机制,协调解决本市低空飞行领域的空域划设、飞行活动监管等重大问题,建立健全本市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同时,无锡推进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将低空飞行监管运营服务平台纳入其中。

杰能科世创始人孙忠良认为,与法律法规配套的,政府亟需搭建一套完善的低空监视体系。虽然在技术实施方面,低空安全企业能够提供解决方案,但是从监管的角度出发,政府应当独立掌控相关数据与系统,避免过度依赖外部实体代为监管。

杭州早在2019年就推出杭州市民用无人机公共安全监管系统,是全国第一个以城市为单位构建的低空安全综合调度指挥平台。

今年6月,全国首套低空空域协调及运营服务平台——珠海市低空空中交通管理服务平台在珠海上线,实现对低空飞行活动的一网规划、一网审批、一网监测、一网服务。

国家正落实推进低空空域分类划设,建设军地民协同运行管理机制。“低空交通并不像民航航班一样全国运行,而且在几百公里、几十公里甚至是几公里范围内活动,这一运行范围刚好在一个地方行政区划范围,因此在这个协同运行管理机制中,地方会是低空空域管理的主体。”覃睿预计,2027年左右低空空域管理体系将会完成建设。

空地协同,规划低空基建

随着低空应用场景的铺开,低空交通越来越繁忙。对于低空交通将会面临的挑战,覃睿认为,当下最需要让低空技术证明自己是安全的,因为目前还没有一个基本标准证明低空飞行器是符合安全标准,暂时停留在各个低空企业自定的安全标准。

对于这些挑战,覃睿建议,政府要加强与企业合作,与低空企业共同建立一个安全准入标准。这个标准需要确保低空飞行器在各种运行状态下都是安全的,这样才能让低空交通放开发展。

除此之外,目前地面规划和空中规划处于脱节的状态,有不少地方有低空需求,但苦于找不到地方起降。覃睿建议,低空规划要做到空地协同规划,即将国土空间规划和空域规划协调起来。如果没有协同规划,未来将会对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规模有很大的限制。

覃睿还表示,起降场地、低空通讯、导航、监视等这些低空基础设施是面向公众的,具有公共基础设施属性。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各地对低空基础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除了个别地方需企业自主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建设低空基础设施,由政府统一投入运营,这样才能发挥这些基础设施的最大效用。

来源:潮新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