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8岁的耿保国不顾家人反对,四处借钱凑了100万,买下了3000多平米的明清老宅。 可当他正式踏入这个院子时,才发现这里比他想象的还要破旧不堪。

为了能住进这个宅子,耿保国花了数十年进行修缮,只是没想到的是他把自己的大半辈子都搭进去了。 那么如今26年过去了,这间明清老宅又变成什么样了?价值又达到了多少?

执意拍下百万老宅 都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一直到如今山西省都还保留着无数的古建筑,尤其是平遥古城。 它在1997年就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美丽古城,也都是经过一代代人的保护和修缮才有今天的古都

只是在当时,平遥县还是一个贫困县,这样一个重任落在身上,并不是一件易事,光是对古建筑每年的维护修缮费用就成为了平遥县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工作人员列出了很多方案,最终决定将一些古建筑的老宅子进行拍卖出去。

而此时在平遥县在推光漆器厂工作的耿保国,听到这些老宅子要拍卖时,心中咯噔一下,尤其是在看到那间“日升昌”票号掌柜冀岗刚的祖业时,他更是激动不已。 耿保国生于1949年,由于家庭文化的熏陶,一直以来他都对一些传统技艺十分的感兴趣,尤其是在漆艺创作上,这也让他对这些古宅格外的向往。

但以前的宅子都大,占地几乎都是上千平米,所以拍卖的价格也不便宜,耿保国看中的那一间大院是明末清初时期建造的浑漆斋大院,至今有了四百多年的历史。 另外宅子的位置是和历史等方方面面,在平遥县的四千多个古院中,它都是脱颖而出的,但拍卖价格达到了100万。

在那个年代拿出一万都是难事了,别说100万的了,当耿保国向家人提出自己想买这间老宅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反对的。 他们认为这间屋子买下来并没不能长久居住,后期的修缮的费用不是一笔小数字,他们现在连买房的钱都掏不出,后期又怎么完善?

耿保国知道家人说的不无道理,可他不愿浪费这一次机会,所以他还是做下了买下这套宅子的决定。 没有钱那就去借,他先后变卖了自己的房产以及一些收藏的古玩,凑了一小笔后他又跟银行申请了贷款,这期间他身边的朋友亲戚都被他借了遍。 最后凑齐的钱终于将这间人人都“嫌”的宅子买下。

在当时所有人都觉得耿保国疯了,花这么一大笔天文数字,就为了这个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一百万什么好房子买不到,偏偏要买个破旧不堪的。 面对大家的不解,耿保国也没有反驳,而是用行动证明,人来一遭碰到喜爱的不该轻易放弃。 只是当耿保国正式拿到这间宅子的房契时,他才发现这间屋子已经“破败”到了什么程度。

修缮二十余年 在耿保国买下这间老宅时,他并没有想到里面已经是无法居住的状况,大院的房间有70多间,几乎一大半都是会漏水,里面框架和结构被雨水泡的发霉。 因为多年来没人打理,二楼屋顶上的杂草已经长得有半个人那么高,上面飞蚊虫更是让人眉头直皱。

这是耿保国没有想到的,但他并没有因此感到后悔,他喜欢这些古建筑是真喜欢,所以一直都想让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永远的保存下去,让后代都能一睹这些古宅的风采。 为了能把宅子恢复原有的风韵,耿保国一头扎入了宅子的装修中,他逛遍了平遥县所有的门楼宅子,就是希望在重新设计的同时,还能融入到平遥县古楼的风格。

经过上百张图纸,几百天的日日夜夜,耿保国终于重新将这个古宅的框架结构以及外部设计完成。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想要行动起来,耗费的时间是他自己都无法想象的。 前期因为买下这间宅子已经耗费了他所有的积蓄,所以修缮的工作一直都进展的十分缓慢,平日里他是赚一点就做一点。 耿保国说,他光是维修土建和木结构就用了10年时间,剩下室内的房屋细节雕饰他又花了十年之久,至今都还没有彻底完成。

为了能保持住修旧如旧的效果,他一有空就去平遥的村子里,找那些明清的砖瓦,有时候为了一块相似的瓦片他就跑了数十个村子。 内饰里很多的雕刻、上漆、设计等步骤,多数都是由他一人完成,当他看着一个个如文物一般的精美雕刻落座在这间浑漆斋大院时,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做这一件事的意义。

一开始耿保国对这间老宅就是单纯的喜欢,后来修着修着他感觉意义不同了,这些不仅是他一生的心血,还是传承给后代的文化。 按照院子里原来的规格,耿保国没有特地去改变,这原先是一个四品官员的宅子,结构是三进两院过道厅,像之前主院所住的位置,还原后耿保国自己和妻子就住了进去。

而东西厢房本就是兄弟住的,如今耿保国修缮后分别留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居住。 这样的陈列安排,有时候在一恍惚间让他感觉自己回到了过去,耿保国这么多年的执着,一方面是不想让这种漆艺的传统手艺流失,二来是对古建筑的一种热爱。

如果他不去做这一件事,很多东西都会经不住时间的风霜,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即便付出的要比他得到的要少,他也觉得能在这世间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痕迹,那一切都值得了。 而最让耿保国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两个儿子也与他一般喜欢上了推光漆,以往他在做漆画的时候,两个儿子就会一脸好奇的跟在他后面。

一开始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只知道这东西很漂亮,后来在耿保国的熏陶之下,他们将这一种欣赏转变为热爱。 如今耿保国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他一人之力没办法去传承这个漆艺世世代代,只能由自己的后代为这一种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在他修缮这座大院的时候,牌匾上的雕花颜色,都是他采用了漆艺中最高端的一个靠木漆手法。

这个过程不比打造土木结构简单,每一层漆都是他亲手一层一层往上刷的,为了不让雨水泡坏,很多刻花上面都是采用真金。 整整26年,耿保国将自己的全部投入到了这座大宅子中,前前后后一共耗费了四五百万,而这些钱还远远不够。

很多人都说耿保国是一个有远见的人,几十年前花一百万买下,现在估计已经翻到了上亿。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他这么多年对这个老宅的细无巨细,又怎么会有今天的如此绝世的古镇老宅? 他在里面留下的不止是无法估量价值的文化遗产,还有他大半辈子的心血。

而耿保国这么多年的付出,也在2008年得到了认可,那一年是他在平遥县从事推光漆器的第43年,他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如今耿保国已经75岁,却一直舍不得放下这间老宅,也放不下他一辈子的漆艺,他想把这间修缮完成浑漆斋,也想做一些能过流传于世的漆艺作品。

为了能将这件事一直做下去,耿保国也打算后半辈子都住在这间由他亲手改造的老宅,留下自己的痕迹,也留下自己的作品。 现在有国家支持,他的修缮工作也不再像之前那边艰难。

在看着耿保国将老宅打造的如此完美时,他的不少老友都劝他,现在年轻人都图新鲜感,你要把它弄成一个民宿,或许晚年还能赚一大笔钱,后代也有了一定的资金。 耿保国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这个建议,一来他是舍不得,这么多年的心血就变成了一个赚钱的工作,初心就变味了。

二来他是不能确定每一个住到这里的人,是否都了解这间宅子的“前世今生”,如果他们不理解,那么也不会像他一样去爱惜,最后这间宅子一样会慢慢被损耗掉。 更何况他做这件事的初衷,就没有想过要因此而盈利,他真正想要的是,将自己最热爱的漆艺技术在这间古宅留下身影,同时还能将这间修缮完成的宝贵遗产,留给子孙后代。

这也是他坚持这么多年的真正原因。 我觉得,人的一生应该办一点事,留一点痕迹,我要把我一生所学的知识放到这个院子里,等将来我走了,这个院子还能留给家人一点念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