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战争往往是残酷的,各方为了争夺一个据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著名的长平大战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秦赵两军为夺取一块区域,竟付出了上百万人的伤亡。通常情况下,战争结束后应该是伤痕累累,需要尽快巩固占领区域,并弥补自身不足。因此,战场上的死战活剐固然激烈,但最终都会提出安民告示,为人们创造和平生活的条件。

然而,在明朝历史上却出现了一个将军,他不择手段,无论身处何地都选择屠城。即使对方举着旗子欢迎他的到来,他也毫不留情地将对方全部残杀。这位将军就是常玉春。

他在民间和官方史书中都以人间阎王而闻名,对于生命的珍视似乎几乎为零,无论是自己的命还是敌人的命。每次战斗,鲜血必然如河流般涌动。 在官方史书中,常遇春是一个不顾一切的角色。与王保保的对战中,他几十个手下居然敢追着上万敌军奔袭,宛如一个战争机器。

这种超乎寻常的表现令人瞠目结舌。然而,与其他将军的残忍相比,比如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白起、曹操等,杀俘虏在历史上并非孤例。白起曾杀40万赵国士兵,曹操常以屠城为乐,这些都有其战争需求的背后。然而,常遇春的行为与他人完全不同。

他杀俘虏和屠城似乎毫无目的,而更像是一种病态的嗜好。 在公元1359年,朱元璋与陈友谅正面交锋,双方对峙于九华山。常遇春的偷袭部队被敌方阴谋所败,成千上万的士兵溃不成军,4000人成了俘虏。尽管朱元璋命令不得杀俘虏,但常遇春无视命令,以模仿白起的方式将4000俘虏全部活埋。

这一举动打乱了朱元璋的计划,导致自己与陈友谅全面开战。这个事件展现了常遇春的冷酷和对战争法规的蔑视,他似乎只在乎自己的杀戮欲望。 然而,这还只是常遇春行为的冰山一角。

在历史记载中,他还有更为令人发指的行为,其中一件事甚至成为了他一生的污点。在朱元璋的命令下,常遇春攻占河南。该地虽是元朝少数几个有重兵防守的区域之一,但常遇春太强大了,逼得守军全面撤退,留下了一座毫不设防的城池。

当地百姓欢呼着迎接朱元璋的收复,却并不知道即将发生的恶行。常遇春命令屠城,残忍地杀戮老百姓,城头上的欢迎牌子还没来得及扔下,就被士兵残忍地杀戮。整个城市在一夜之间沦为血海,百姓哀嚎不止。常遇春骑马走进这片被鲜血浸透的城市,仿佛是地狱中的恶魔。

这段历史记载让人不寒而栗,因为这种行为已经不仅仅是对敌人的残酷,更像是对无辜百姓的无情屠戮。这些人虽然曾是被蒙古人统治,但投降后应当享有和平生活的权利。然而,常遇春的行为不仅没有顾及这些权利,而且显得近乎疯狂。

清朝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各种书写,将其定义为明朝初代将领的疯狂,甚至试图对朱元璋进行抹黑。但事实上,这与朱元璋无关,完全是常遇春个人的胡作非为。 或许朱元璋所言不虚,战争时代中人容易在杀戮中迷失本性。但无论如何,军令依然应当保持其神圣地位。

然而,朱元璋对任何人都有着很好的约束,却束缚不住自己最得力的手下。因此,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常遇春沉沦,最终不到40岁就病故。这或许也是历史的悲哀,对那些被屠杀的士兵和无辜百姓而言更是一场悲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