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生活方式,跟你说不明白。”


从1999年葛优主演的电影《不见不散》开始,房车(旅居车)逐渐走进国人的视野,这种“说不明白”的生活方式,正悄然从银幕走向现实。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房车的热度逐年攀升,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旅居方式,在社交平台上化身为新的流量密码。


在这个长达8天的国庆假期,房车旅行再度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对于渴望别样体验的旅游爱好者来说,在“移动的家”中悠然欣赏沿途风景,成为度过这个小长假的最理想状态。


中产出游 住上“移动的房子”


90后的紫紫就是其中的一员,关注房车出行两三年间,她在短视频平台上看过各式各样的房车生活——有人追逐“诗与远方”的自然牧歌,有人将其作为省钱便利的“打工人租房平替”,这些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小小的房车空间里似乎都能实现得十分完美。


为了圆自己的房车旅行梦,紫紫从今年夏天就开始做攻略,对比多家租车公司,早在9月下旬她就成功定下了一辆房车,准备和好朋友们一起驰骋在新疆的自然景色之中。


据厦门日报报道,截至9月10日,当地环岛东路的一家车行店内的18辆房车的国庆档期已经全部订完,就连9月28日、29日和10月8日、9日的错峰档期,预订率也超过了90%。


社交平台上的数据更为直观地反映了这股房车热潮。在小红书上,关于“房车”“房车旅行”等相关话题累计超50亿次浏览,抖音上热度更甚,相关话题累计播放超950亿次。


中产出游 住上“移动的房子”


流量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市场增长。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房车市场规模达到1084.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7.9%,这片蓝海正在持续扩容。


然而,在自由随性的外表下,房车出游却逃不开停车、加水加电、倒黑水箱(排泄物箱)等现实问题。今时今日,没有人会怀疑中国房车市场的巨大潜力。但这个近年来才开始爆发的新兴市场,仍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逼近2000元/天,是车也是生活


“去吹山野的风,去做狂野的梦。”


一辆房车,一片风景,一种生活。对许多旅行爱好者而言,开着房车穿行于大自然之间,是心中难以割舍的浪漫图景。房车,不只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以车为家”的生活选择,想出发时就启动驾驶,想休息时也可以就在车上入眠,房车称得上是对自由最直接的诠释。


房车的英文全称为Recreational Vehicle(RV),又称“旅居车”或“车轮上的家”,是兼具“房”与“车”两大功能,集住宿、餐饮、运输、娱乐为一体的可移动车种。


中产出游 住上“移动的房子”


房车的历史可溯源至14世纪吉普赛人四处漂泊时使用的Caravan(大篷车)。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美国嬉皮士文化的崛起,年轻一代以艺术与行动表达态度,他们将家用车改装成可以居住的移动住所开启旅行,房车概念走入大众。自此,房车不仅是一种出行方式,更成为一种精神符号。


随着互联网平台的日渐发达,越来越多的国内房车旅行博主开始用镜头记录日常,房车出行的知识与技巧被广泛传播,这也给了房车市场的扩容打下了基础。


有趣的是,在国内,为这份“自由与远方”买单的主力,并非年轻人,而是中老年群体。


据上汽大通数据,其房车买家中,中老年客户占比约70%,最高龄用户已达80岁。路程网×房车行对多届大型房车展的调研也显示,30—60岁人群是房车的主要关注群体,退休一族为主要购买者,中老年人承担着国产自行式房车年度销量的主力。


对于仍需要朝九晚五上班的年轻人而言,租赁房车则是更符合当下状态的选择。时间上的限制导致了房车租赁市场与大部分旅游产品一样,有着非常明显的淡旺季区别。


「电商在线」发现,在国庆期间,不少房车租赁公司给出的报价均在千元/天之上,以24年旌航未来双拓展车型为例,在10月初的租赁报价为1500元/天,日常价格则在1000元/天,在暑假旺季时报价甚至一度攀升至1700元/天。


中产出游 住上“移动的房子”


“如果再算上保险费以及车上部分设备的租用费的话,价格还要更高。”据紫紫透露,这仅仅是租车时所需要的成本,开着车上路之后,停车费、加水费、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尽管房车旅行花费不菲,但对紫紫这样的年轻人来说,它所带来的独特体验远胜于价格标签。“在城市里做多了‘牛马’,太需要去大自然里透透气,换一种方式生活。”


“诗与远方”的另一面


“这几年可能因为自己开了房车,感觉路上的房车比自己想象中多很多。”


已经购入了一辆房车的花花告诉「电商在线」,自从2023年正式提到车之后,她就开始了高频的房车旅行,比起家用轿车,房车空间更大,带着自家的小狗也非常方便。


中产出游 住上“移动的房子”

(花花的房车旅居日常,图源小红书@花花不打卡)


花花对于房车数量的感受并不是空穴来风,我国房车数量近年来增速明显。路程网×房车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中国房车总注册量约为19865辆,较上一年同比增长24.33%,总销售量14365辆,达历年最高纪录,全国房车综合保有量达到21.34万辆左右。


另外,随着房车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容,房车的价格也正在逐渐下探。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此前C型房车的价格一直在40万—60万元这一区间,2024年各个厂家纷纷降价,一款标准的C型房车价格甚至已经降到了30万元以内。


硬币的另一面是,随着房车数量的增多,体验房车真实生活的人越来越多,房车生活的滤镜也逐渐褪去了部分色彩。住在房车里,并不是只有美好的一面,“房车梦碎了”“房车祛魅”这样的帖子比比皆是,在小红书随便一搜就有近1400条。


中产出游 住上“移动的房子”


因为房车体积大,进不了多数地下停车场,也无法通过很多低于3米的限高道路,无论是在路线规划还是在停车问题上,都没有家用轿车那么方便。要想保证房车上的设备运转正常,必须时不时就要给房车加水、加电、倒废水以及清理排泄物箱。另外,如果真的要在野外居住的话,更考验乘车人员的户外经验和应急技能。


这种日常琐事与意外事件带来的烦恼,对于不少租赁房车的人而言,还算是成本较小的一次试错。对于那些头脑一热直接购买了房车的消费者而言,亏钱二手转租就成为了唯一的解决方案。在二手房车网站上,车龄一两年的房车比比皆是。


“我感觉房车只适合特定人群,尤其是一定有要充足的游玩时间,比如一年至少有连续1-2个月能出行。此外,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以及有基础的解决问题能力。”


“出门超过2周,一直在路上的话,开房车真的很方便。”花花告诉「电商在线」,房车不适合两三天的短途旅行,她也尝试过和家人在自家门店店休2天的时候开房车出去玩,但因为诸如搬运行李、固定房车内部设施等准备工作太多,加上还要找地方加水加电,整体上还是比较疲惫。


据花花分享,房车出行最大的挑战其实在车辆的检查和维修上。“房车会有各种小的地方需要维修,车辆花费的心思心力比普通轿车要多,比如经常要自己检查和观察车辆是否正常,车里的部分内装坏了一般维修店都解决不了,合适的配件很难找。”


中产出游 住上“移动的房子”

(花花在旅途中遇到的车辆配件更换以及维修问题,图源小红书@花花不打卡)


开房车出行已经成为花花的日常,对于她而言,购买房车是一件“赚到”的体验。“我们购买房车+上牌落地是40万元,平时旅行一个月全部开销大概在1.3-1.4万元左右,我自己觉得只要房车能住满整整1000天,就会赚到。”


事实上,一场美好的房车旅行的背面,难免也会存在居住本身的“一地鸡毛”。而房车生活的好与坏,同样无法用一句话来囊括,对于体验者而言,除了数字的经济账之外,心灵上带来的慰藉同样可贵。


房车,还有哪些新可能?


除了旅行,房车对于不想买房的年轻人而言,也成为日常生活的居所选择。毕竟,在许多人的想象中,房车就是一栋可以移动的“房子”,自然可以当作租房的平替。


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博主在记录自己的“以车代房”的生活,他们将车停在露营地或合规停车场,白天通勤上班,夜晚回到这个可移动的居所。一辆二手房车购置成本可能不到10万元,却同时解决了“房”与“车”两大需求。在不苛求居住空间舒适度的前提下,这样的生活方式显得颇具性价比。


尽管中国房车市场已初步形成“旅居”与“居住”两条发展路径,但对比国际房车市场的规模,还是微乎其微。在2023年全球房车整体市场中,中国房车销量却仅占1.3%的市场份额,不及欧美国家的零头。


这一差距,或许关键就在于配套设施的支持。相较于普通家庭汽车,房车的核心是“移动的家”,但“家”能否安稳停靠,直接决定了使用体验,而房车营地则是房车停靠最安全的落脚点。


中产出游 住上“移动的房子”


然而,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国房车配套服务体系尚不健全。马蜂窝平台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登记在册的房车营地不超过2000个,其中正常对外营业的仅300—500个。


据第一财经报道,从分布密度来看,房车营地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内蒙古中部及环渤海地区。以房车市场相对发达的广东省为例,成熟营地仅20个左右,呈现以广州—深圳为核心向周边辐射的格局。


整体而言,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房车营地在数量和质量上仍有显著差距。


为促进房车产业的发展,政策层面持续释放积极信号。2023年10月,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要支持自驾车旅居车等营地建设,加强政策支持,促进房车旅游消费发展。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提出鼓励邮轮游艇、房车露营、低空飞行等新业态发展。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国内房车保有量的提升和政策“暖风”的共同驱动,房车产业的发展也将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据出行一客报道,上汽集团副总裁蓝青松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房车市场崛起在海外会发生,在中国也一定都会发生,这个大家是有共识的,但多长时间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房车的商业化可能性正在被不断挖掘。不少博主们也通过镜头记录了自己在房车出行商业化边界拓展的轨迹——除了在视频以及个人主页上挂商品链接的线上带货外,线下还涌现出房车摆摊、房车咖啡等新形态,开拓了他们在收入上的新曲线。


中产出游 住上“移动的房子”


毫无疑问的是,随着房车文化的逐渐普及以及消费者对个性化旅行需求的增长,中国房车行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过,要想让房车真正实现真正从“看起来美好”到“用起来舒适”,仍需在产业链各环节持续打磨,在市场洗礼中不断成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