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临危受命就一定能独当一面?林彪在1938年受伤,115师师长的位置空了,可陈光顶上之后,怎么也没坐稳那个座。五年里,林彪远在苏联养伤,陈光却始终是“代”师长。这听着就有点苦。更扎心的是,师里朱瑞那番话:陈光在115师没威望。怎么就这么评价呢?是不是人心里的那点疙瘩,真比战争还难打?

陈光担任115师代师长5年从未转正,朱瑞直言:陈光在115师没威望

陈光的故事,得从头说起。1905年那一年,陈光落地在一个湖南农村。家里穷啊,能让他去学校念几年,已经算是撑着了。可读书没读到头,生活就把他一把撵回了地里。那会儿的苦是直往心里钻,是那种你种出的稻谷,还没进自家碗里,就让地主收了去。陈光的心里头,那股不服气,从小就跟着土腥味长大。再加上外头农民闹革命的风声开了,那些说共产党的、喊打土豪分田地的事儿,让他心里多了点光。

1926年,陈光还不到二十,在村里参加了农民协会。他热情高得能烤腾稻草堆。没过太久,他的干劲扎在人群里,又当了共产党员。这个时代,人人都说革命,但真愿意凑前头的,也就那么几个。陈光在队伍里,老是一马当先。农民运动的日子里,碰头朱德,他们一起干过几场硬仗。那些闹暴动、打土豪的日夜,现在可能没人记得细节了,但陈光的手掌里,肯定留过粗糙的血印子。

陈光担任115师代师长5年从未转正,朱瑞直言:陈光在115师没威望

到了1928年,陈光带的队伍编进了红军独立第三师。他的职务,特务连连长,听着带点故事味——特务连,敢死队差不多。跟着朱德、林彪一路走上井冈山,他是那种“屁股后面就跟着仗”的人。十次负伤,连自己都数不清伤疤,林彪被打过仗时,他还救过命。那个年代的战友交情,有时候就是拼命换的。

这些年里,陈光升得快,有副支队长、红二师师长的名头。可你在这乱世里混过来,靠的不是头衔,还是得看谁服你。抗日战争一爆发,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合编成了115师。陈光的红二师,那是主力。要说声望,林彪在,他不弱。但林彪养伤去了苏联,按理说陈光接班最顺理成章。都这样了,怎么朱瑞一句“没威望”,就给他定了性?

陈光担任115师代师长5年从未转正,朱瑞直言:陈光在115师没威望

问题有时候不是人,是环境。山东,那几年真不太平。抗战进入胶着,游击队人多兵少,又没怎么真打过硬仗。黎玉是带头的,手底下那几万人缺枪缺炮,更缺整顿。他给延安发电报求援。毛主席想了想,直接派陈光带两个团过去。这不正是想让陈光带出点气派么?

陈光那会意气风发,带着队伍就上了路。但战场哪有想的那么顺?日军堵得密麻麻,路上打了一年才到山东。到了地方,发现这边的纵队已经重组,兵力倒是有,但合作却不灵。陈光一直努力想把游击队和自己带来的老红军搞一块,结果就是,两头各扫门前雪,日军还是稳坐钓鱼台。你说这心里着急不着急,外头是硬仗,里头是人心。

陈光担任115师代师长5年从未转正,朱瑞直言:陈光在115师没威望

陈光憋了口气,折腾了不少法子,都没效果。问题慢慢闹到上头去了。毛主席发话,徐向前和朱瑞去山东一趟,要调动大局。新成立了山东第一纵队,事一下就顺了,原本分裂的部队拧成了一股。陈光看到这么容易就解决了,自己之前的挣扎却那么无力,也只能服气。虽说没面子,但历史就是这样,谁能做成事,谁说了算。

山东军政委员会成立,陈光成了委员,看着队伍发展还不错,可风水轮流,战局又变了。徐向前接到新任务要回延安,朱瑞就留当地管事。朱瑞资历不低,可缺点硬仗经验,指挥起来总是慢半拍。陈光着急啊,几次私下跟朱瑞提建议,没想到朱瑞不但没听,还直接甩脸。一个嫌另一个指挥不力,一个怨对方不懂合作,俩人僵持成了死结。

陈光担任115师代师长5年从未转正,朱瑞直言:陈光在115师没威望

如果这是普通单位,还能换人;可这是前线。陈光不能闹太大,只能指望徐向前快点回来缓解局面。谁知道“明日复明日”,徐向前一拖再拖,养伤完又被派到别处。于是,两个军头从小摩擦变成了大对立,谁也不服谁。罗荣桓中间调解,来一次劝一次,但谁的面子也下不来。

这下好了,内部都成了各自山头。朱瑞公开数落115师不是这不好就是那不行,话说得嘴硬。陈光哪受得了这口气,更何况黎玉也倒戈站在朱瑞一边。队里气氛紧张,有人开始私下议论:陈光是不是不行?可你想啊,前线能不能打仗,跟人心齐不齐关系大。

陈光担任115师代师长5年从未转正,朱瑞直言:陈光在115师没威望

没过多久,上面一纸命令:陈光代师长的位置被撤了,被派去一边管财委会。多少有点“调开”的味道。陈光心里当然不服,但在老红军骨子里,部队团结永远高过个人委屈。他咬着牙忍下来,连一句怨言都没吭声。一个人要是坚强到这份儿上,其实已经很了不起。

时间一晃到1941年,新麻烦来了。日军大军压境,山东纵队吃了亏。朱瑞这回捉襟见肘,缺乏大兵团经验,损失不少。延安那边一看,不能再任由朱瑞管。一连串的换帅动作,罗荣桓掌舵,陈光和朱瑞一起被叫回去“学习”。这一场“风云变幻”,多少有点悲凉的意味。

陈光担任115师代师长5年从未转正,朱瑞直言:陈光在115师没威望

回头再看什么“没威望”,其实就是前线各派之间的公开较劲。陈光粗看是被“评议”了,但细想,是带兵带出了分歧——这种事,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也许谁都没办法全身而退。陈光虽有缺点,但是跟着革命一路滚过来的老战士。你说历史会忘记谁的印记吗?有些人的光,从泥土里长出来,埋不住,也磨不掉。

这一切,搁到咱们今天再回头想,倒不必非得解释清楚谁对谁错。人和人之间那些误解和矛盾,也许有一天都能淡下来。抗战的战场上,有枪声,也有说不出口的委屈。陈光的名字,没那么耀眼,却也不是淹没在档案里的那种人。他缄默地做了很多事,也默默吞下了很多苦。

陈光担任115师代师长5年从未转正,朱瑞直言:陈光在115师没威望

有的人走进历史,是一片风声;有的人,被埋在尘埃里——但尘埃也是土地的一部分。你说,过了许多年,还会有谁记得那种“没威望”的评价吗?可能我们只记得,那些低头耕耘、抬头迎战的人,没怎么说过大话,却把一生都摆进去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