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官宣弹射舰载机后没过几天,又一个好消息传来。四川舰拆掉弹射器工棚,系泊试验和海试指日可待。
最近一周,和中国海军有关的好消息可谓层出不穷。前脚福建舰刚刚官宣弹射了歼-35、歼-15T、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后脚就有网友发现,去年12月底下水的076两栖攻击舰四川舰,已经拆掉了甲板上的电磁弹射器工棚。
福建舰踩过的坑四川舰绕着走
四川舰的建造速度快得惊人,这背后其实没什么魔法,本质上就是“福建舰”项目经验溢出的直接结果。这充分说明,中国在电磁弹射这种复杂系统上,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可以快速复制和优化的方法论。
福建舰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趟过了无数技术难关,积累的安装、测试流程和宝贵经验,都成了四川舰的“通关秘籍”。这让后者得以绕开大量试错成本,直接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当然,平台本身的差异也是关键。四川舰,官方媒体描述为四万吨级,而福建舰是庞大的八万吨级巨舰。吨位小,意味着内部的舰载设备数量和系统复杂度都远低于航母大哥。
更核心的一点在于,福建舰拥有三条电磁弹射轨道,调试工作量是三倍的。而四川舰只有一条。境外观察者通过卫星图像估算,这条轨道长度约130米。测试的优先级可以完全集中在这一条轨道上,难度自然大幅降低。
所以,当福建舰在拆除工棚大约四个月后,也就是2023年11月,才开始进行弹射小车的静态测试。
按照四川舰目前这个“加速度”,外界普遍预测,它很有希望在年内就进行首次电磁弹射试验,明年便可扬帆出海,开始海试。如果一切顺利,或许在明年底前,我们就能看到舷号51的四川舰正式入列。
它到底是个啥?两栖舰还是中航母
拆除工棚,标志着电磁弹射器的主体安装和初步调试已经完成。下一步,大概率就是在港内进行配重小车的弹射试验。
但一个更大的疑问也随之浮出水面:这艘拥有全通式飞行甲板、巨大机库、升降机,甚至还有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的“两栖攻击舰”,到底应该算是什么?
官方的定义是,它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和两栖装备。这个“固定翼飞机”的表述,就像是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悬念,引爆了外界的无限遐想。
一方面,它保留了两栖攻击舰的核心功能,内部拥有巨大的坞舱,可以执行传统的立体登陆作战任务。但另一方面,它又集成了航母最核心的技术。这种“混搭”风格,让它的身份变得极其模糊。
这其实体现了一种非常高明的战略选择。美国海军为了让两栖攻击舰具备类似航母的能力,走的是研发F-35B这种垂直/短距起降(V/STOL)战机的路子。
这条路技术极其复杂,升力风扇和矢量喷管都是顶尖难题,而且飞机的性能也因此做出妥协。
而中国似乎选择了另一条路,不是“让飞机去适应平台”,而是反过来“让平台来适应飞机”。通过在四万吨级的两栖平台上集成电磁弹射技术,直接绕开了研发V/STOL战机的技术壁垒。
这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种对美式“闪电航母”概念的“弯道超车”。
正因如此,境外的军事观察圈给它起了各种外号,有的称其为“中型电磁弹射航母”,有的干脆认为它就是一艘披着两栖舰外衣的真航母。
这种身份上的争议和颠覆性,本身就给对手的研判和应对制造了巨大的麻烦。
太平洋天平上的新砝码
四川舰的出现,无论最终搭载哪种飞机,都已对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的核心战略构成了直接挑战。
我们先看看美军的现状。由于超级航母数量有限,他们提出了“闪电航母”概念,也就是让“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搭载F-35B战斗机,来扮演一个准航母的角色。
其战术目标很明确,就是用来牵制像辽宁舰或山东舰这样的对手航母。
为了应对中国的双航母编队,美军在西太平洋常态化部署两艘这样的“闪电航母”,已经成为一种标准操作。分析认为,一艘“闪电航母”的战斗力,足以与我们的一艘滑跃起飞航母形成对峙。
现在,四川舰来了。它的存在,让这场“闪电航母”的竞赛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最让美国人不想看到的一幕,就是歼-35隐身舰载战斗机从四川舰上弹射起飞。如果这一幕成真,那四川舰就相当于一艘中国的“闪电航母”,而且是性能更强的那种。
弹射起飞的歼-35,在载弹量、作战半径和出动效率上,理论上要优于垂直/短距起降的F-35B。这将直接打破美军用两栖舰艇在区域内维持的力量平衡。
退一步讲,即使四川舰现阶段只搭载无人机,比如攻击-11或者传说中的攻击-21,它依然是一种强大的非对称优势。
这将使中国海军获得前所未有的、航程更远的隐蔽无人化侦察与打击能力,成为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机航母”。这种威胁虽然不像搭载歼-35那般直接,但同样让对手头疼。
更致命的是成本和数量优势。076型作为一种两栖攻击舰平台,其建造成本和建造周期,预计将远低于福建舰那样的超级航母。
这意味着,中国海军有潜力在未来“批量复制”这种准航母战斗力,用数量来对冲美军的质量优势。
结语
四川舰的出现,将战略压力成功地转移给了对手。它迫使美国海军必须重新评估其在西太平洋的兵力部署。
要维持原有的平衡,美军可能需要投入更宝贵的超级航母资源,而这对于面临全球部署压力、早已捉襟见肘的美国海军来说,难度极高。
当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能够表明,四川舰一定能够起降歼-35。所有的分析,都还停留在基于其技术特征的合理推测上。
但无论如何,四川舰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艘新军舰本身。它是中国海军技术自信、战略创新和目标雄心的集中体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