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2年法国大革命那阵,巴黎乱得不行,王室宝库直接被贼给端了

这事不光让法国丢了大半王冠珠宝,还让一颗后来大名鼎鼎的钻石就此失踪

就是路易十四的“蓝钻”,后来咱们叫它“希望之钻”的那一颗。

法国蓝钻变希望之钻?21世纪科学揭开200年谜

王室珠宝遭洗劫

那时候王室宝库叫Garde-Meuble,这地方当年比现在不少小博物馆还金贵

路易十四建它的时候,本来是放家具和艺术品的,后来慢慢成了王室存宝贝的地儿。

里面不光有珠宝,还有王冠、权杖这些象征王权的东西。

法国蓝钻变希望之钻?21世纪科学揭开200年谜

九月暴乱一爆发,革命者推翻了王权,贼就趁这乱劲儿下手了。

整整五个晚上,他们把宝库里的东西几乎搬空,那颗“法国蓝钻”也没跑掉

这颗钻本来是从印度来的,重115克拉,路易十四特意给它镶在金质放射状底座上,说白了就是想显自己“太阳王”的威风。

法国蓝钻变希望之钻?21世纪科学揭开200年谜

到了路易十五手里,又把它嵌进金羊毛骑士团勋章,还配了颗红色的“布列塔尼之心”尖晶石。

那时候在欧洲,这珠宝说是最奢华的之一,真不算吹。

后来盗贼吉约・洛尔多内尔带着勋章逃到伦敦,想拆了卖红宝石雕龙,结果没藏住被抓了。

法国蓝钻变希望之钻?21世纪科学揭开200年谜

法国倒是追回来一些宝贝,但那颗蓝钻,就跟凭空消失了一样,哪儿都找不着。

其实现在回头看,那时候局势那么乱,丢了这么贵重的东西,想追回来确实难,毕竟连王室都自身难保了。

这蓝钻没找着,各种说法就冒出来了,最有意思的是跟普鲁士有关的猜想。

法国蓝钻变希望之钻?21世纪科学揭开200年谜

蓝钻下落,贿赂猜想?

1792年有个瓦尔密战役,革命政府能不能稳住阵脚,全看这仗的结果。

有人就猜,政府为了赢,可能拿蓝钻贿赂了普鲁士公爵布伦瑞克,让他在战场上“放水”。

本来想觉得这猜想太玄乎,但后来发现那时候革命政府确实急得不行。

法国蓝钻变希望之钻?21世纪科学揭开200年谜

刚推翻王权,外面又有敌军,啥招都可能试,毕竟保住政权才是最要紧的。

而且布伦瑞克公爵的女儿卡罗琳公主,那时候已经嫁去英国王室,成了乔治四世的妻子。

贵族之间传东西也正常,要是蓝钻真到了公爵手里,通过公主转到英国,也不是没可能。

法国蓝钻变希望之钻?21世纪科学揭开200年谜

这也为后来蓝钻在伦敦重现,埋下了点线索,果然没过几年,伦敦还真出现了一颗像模像样的蓝钻。

伦敦钻石现身

1812年的时候,伦敦珠宝商丹尼尔・埃利亚森手里,多了一颗45.52克拉的深蓝钻石

这人在当时伦敦珠宝圈还算有名,毕竟那时候伦敦已经是欧洲珠宝贸易的核心地了。

法国蓝钻变希望之钻?21世纪科学揭开200年谜

他还把钻石拿给同行约翰・弗朗西隆看,还留下了素描

最巧的是,这钻石出现的时间,刚好是法国革命罪行追诉期过了两天。

搞不清当时持有人是真怕法律追究,还是就等这时候卖个好价钱,反正timing卡得特别准。

法国蓝钻变希望之钻?21世纪科学揭开200年谜

这颗钻一出来,不少人就猜,是不是当年丢的“法国蓝钻”?但那时候没证据,只能瞎猜。

一直到1839年,这颗钻才算有了正经名字,“希望之钻”。

从蓝钻到希望之钻

1839年,英国银行家亨利・菲利普・霍普收购了这颗钻石,从这以后,“希望之钻”的名字就定下来了。

法国蓝钻变希望之钻?21世纪科学揭开200年谜

霍普不光有钱,收藏眼光也毒,他私人珠宝收藏在当时欧洲能排上号,除了这颗蓝钻,还有“霍普红宝石”这些宝贝。

毫无疑问,他能拿下这颗钻,不光是有钱,更重要的是能看出它的价值。

到了20世纪,这颗钻又换了好几次主人,1901年霍普家族因为财务问题,把它卖了。

法国蓝钻变希望之钻?21世纪科学揭开200年谜

1912年美国矿业大亨的女儿伊芙琳・沃尔什・麦克林买了过去,那时候还有“宝石诅咒”的传言。

但这麦克林也是心大,不管不顾,经常在社交场合戴,那时候美国上流社会,没人不知道这颗钻。

1947年麦克林去世后,珠宝商哈里・温斯顿买下了这颗钻。

法国蓝钻变希望之钻?21世纪科学揭开200年谜

1958年,他把钻石捐给了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

这地方是全球最大的博物馆综合体,钻石捐过去后,立马成了史密森国家宝石馆的镇馆之宝。

现在每年还有超300万游客去看它,说它是华盛顿的文化符号之一,真不为过。

法国蓝钻变希望之钻?21世纪科学揭开200年谜

不过这颗钻到底是不是当年的“法国蓝钻”,一直没个实锤,直到21世纪,靠科技才终于解开了谜。

2005年的时候,史密森国家宝石馆策展人杰弗里・波斯特带着团队,用三维建模技术比对。

简单说就是看钻石内部的天然包裹体、切割痕迹,再跟历史记录对一对。

法国蓝钻变希望之钻?21世纪科学揭开200年谜

结果确认了,希望之钻就是“法国蓝钻”经过两次切割后,剩下的核心部分。

2007年,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整理旧藏,又发现了一个19世纪的铅制钻石模型,标签上明明白白写着“伦敦霍普先生所有”。

如此看来,科技还真是厉害,两百多年的谜,靠建模和一个旧模型,就彻底解开了。

法国蓝钻变希望之钻?21世纪科学揭开200年谜

现在希望之钻安安静静躺在史密森博物馆里,它早不只是一块值钱的钻石了。

从路易十四的王权象征,到大革命劫案中的失窃珍宝,再到历经贿赂猜想、跨国流转。

最后靠科学确认身份,成了公共文化遗产,这两百多年,它见证了法国大革命的动荡。

法国蓝钻变希望之钻?21世纪科学揭开200年谜

也见证了欧洲贵族的兴衰,甚至还反映了珠宝贸易的变迁。

最近听说卢浮宫又遭劫了,难免让人想起1792年那桩案子。

很显然,这些文物背后,都藏着一段段历史,保护它们,其实就是在保护这些看得见的“历史记忆”。

法国蓝钻变希望之钻?21世纪科学揭开200年谜

不然再过几百年,可能连这些传奇故事,都没人说得清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