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关注,不迷路。2025年8月22日,寒武纪以1243元/股涨停收盘,市值达5200亿元,成为A股第二高价股(茅台第一),较三年前低点暴涨26倍。当日成交额164.89亿元,换手率3.37%,相当于60%A股公司全年交易额总和。该股近一个月涨幅超84%,形成"阶梯式暴涨"走势,每轮突破均伴随成交额放大,反映市场对AI芯片赛道的极致追捧。
周五整晚,我都沉浸于对涨停驱动因素的整理与剖析之中。分别从寒武纪自身、政策以及市场四个层面进行了经细致梳理。
一、自身技术突破,思元590芯片的国产替代实力
寒武纪思元590芯片采用7nm工艺+Chiplet架构,INT8算力达512TOPS,性能为英伟达A100的80%,成本降低30%,在政务云采购中中标率达85%。DeepSeek大模型适配验证了其生态能力,已成为字节跳动等企业的"平替首选"。该芯片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算力弹性扩展,既满足中小规模推理需求,也可支持千卡级训练任务,技术护城河初步形成。
三、自身业绩,从"亏损王"到连续盈利的蜕变
2025年一季度营收11.11亿元,同比暴增4230%,单季盈利3.55亿元,实现连续两季盈利。字节跳动6万片订单+政务云采购构成增长引擎,推动毛利率提升至55.99%。但需警惕27.55亿元存货(同比激增2037%)与客户集中度风险,第一大客户贡献79%营收,盈利基础仍较脆弱。
寒武纪营收增长图
二、政策红利,国产算力自主化的时代东风
美国对华GPU出口管制升级倒逼国产替代,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三期3440亿元重点投向AI芯片领域。北京、上海等地推行智算中心100%国产化采购政策,直接打开市场空间。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定向支持数字经济,叠加地方算力券、流片补贴等政策,形成"研发-采购"全周期支持体系,政策红利加速转化为订单增长。
三、股票市场:资金抱团与情绪杠杆
当前资金结构呈现"机构锁仓+散户追涨+杠杆入场"特征。397只公募基金重仓持股15.09%流通股,北向资金持仓达3.8%,但私募机构已开始减持。两融余额占比逼近60%警戒线,芯片ETF单日暴涨8%,显示杠杆资金参与度高。半导体板块整体大涨7.66%,62家企业创历史新高,龙头效应与板块热度形成相互强化。
值得警惕的是
寒武纪动态市盈率达365倍,远超行业均值(65倍)及国际龙头英伟达(29倍)。即便按乐观预期2025年净利润18.3亿元计算,市盈率仍达162倍,市销率超80倍,已透支未来3-5年增长。盈利持续性存三大隐忧:客户过度集中、存货减值风险、经营现金流为负(-13.34亿元),4.62亿元政府补助占净利润120%,非经常性损益依赖明显。
狂欢之后如何理性布局?
投资者需区分短期情绪与长期价值,通过"三看"框架布局:看技术迭代速度(关注5nm芯片量产进度)、看订单兑现能力(政务云采购持续性)、看现金流健康度(警惕存货周转压力)。当前半导体板块市盈率达105倍,建议考虑上下游的设备、材料等国产替代确定性高的环节,规避纯情绪驱动的高估值标的。
风险提示:本文数据截至2025年8月22日,365倍PE已反映极端乐观预期,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或政策退坡可能触发估值下修。
面对寒武纪1243元的股价和365倍PE的估值,你认为这是国产芯片的价值回归还是资本泡沫的狂欢?如果现在有50万投资预算,你会选择布局AI芯片赛道,还是更倾向于其他半导体细分领域?评论区聊聊你的观点~
觉得今天的深度解析对你有启发?记得点赞+收藏,关注我获取更多金融财经逻辑拆解~ 每条评论我都会认真回复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