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韩国总统宣布了! 9月18日,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见证券界人士时重申,有必要持续振兴股市,让其成为老百姓有效的投资工具,并称已看到阶段性成果。这一表态并非首次,自他6月上任提出“KOSPI 5000点”目标以来,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已从2700多点攀升至3300多点,截至9月中旬涨幅超20%,近期更创下历史新高,让这一承诺有了实际数据支撑。 从具体举措来看,李在明政府的股市振兴并非空喊口号,而是配套了一系列制度改革。此前已推动《商法》修订,强化大股东对董事会的责任追究,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充分披露财务信息以保护小散户权益; 同时效仿日本推进公司治理改革,通过提升分红透明度、规范关联交易等方式吸引外资。政策效果立竿见影,7月韩国股市外资净流入达45亿美元,高盛、摩根大通等华尔街投行纷纷上调对韩股的评级,本质上是通过制度完善让市场更透明公平,增强投资者的入市意愿与信心。 股市回暖还带来了连锁性利好。指数上涨催生“财富效应”,居民资产增值直接提振了消费信心——此前遇冷的非必需消费领域表现尤为突出,高尔夫服饰逆势热销,娱乐、珠宝等品类消费也明显反弹。 李在明政府顺势加码刺激,不仅发放消费券,总统还亲自到街边饭店就餐“带货”,强调“街道小巷活了,经济才能活”。这一系列操作的核心逻辑,是引导居民从低迷的房地产市场转移资产至金融领域,形成“股市盈利→消费增长→经济回暖”的良性循环。 不过,振兴之路也暗藏争议与隐忧。此前政府曾计划将资本利得税起征点从50亿韩元降至10亿韩元,因引发散户强烈反对被迫搁置——中小投资者担忧税负加重与“保护散户”的政策方向相悖,质疑政策连贯性。 更值得警惕的是,当前股市上涨仍面临多重压力:外资短期流入依赖国际流动性环境,若全球货币政策收紧可能快速撤离;KOSPI 3300点的高位与韩国出口、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基本面的匹配度仍存争议;散户集中追高入场也暗藏回调风险,5000点的长期目标绝非易事。这使得李在明政府必须在推进政策与平衡民意、维持短期热度与防范长期风险之间小心拿捏。 依赖政策托底的股市上涨能持续多久?“国民赚钱神器”的目标,能否在“保护散户利益”与“遵循市场规律”之间找到平衡?这不仅考验着韩国政府的调控智慧,更关系到普通投资者的真实收益。#李在明韩国大选# #李在明简历# #青瓦台韩国总统# #李在明脱口秀# #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